新闻:摸驴的白目人(回应「在台西藏人福利协会」谤文5 之3)续文

承接上文:

新闻:摸驴的白目人(回应「在台西藏人福利协会」谤文5 之3)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814493


执行长也为那些学院喇嘛同情叹息,他们长年苦学甚至皓首穷「经」,却都做白工了,因为密宗那些「山寨版」的「密续」学问都与佛法无关。他们不知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只在修气脉、明点、观想、持咒、辩经乃至精修双身法上用心,不要说「在漫长的修学中建立起来」了什么,即使学到驴年,也还是在白目的摸外道法,连佛法大象的局部都还摸不着啊!撰文者的白目,不只在对藏传佛教自身学制说食数宝,还想要妄议善知识,整段转录如下:

萧平实就宣称自己:「学佛不过七年有奇,虽然圣严法师所教道于馀者乃是错误之常见外道知见,然平实依其所说,与家中闭关参禅十九天后,最后一日捨弃其邪见已,便于当日得以自参自悟」。他说「台湾号称有八九百万佛教徒,其中有几个证得真如总相智?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人。而这一百五十人统统是在我们会里悟出來的」。萧平实还说:「密宗的真菩提心,吾同修数月之中用无相念佛法门,已能成就。」萧平实:「我等正觉同修会所悟之实相心是阿赖耶识」。

隔段却评曰:「萧平实说『依常见外道知见』自悟自参,既然『依常见外道知见』能自悟自参,是否表明『常见外道知见』也能觉悟?推而延之,依外道知见也可以觉悟?」执行长指出,谤文摆明了就是要断章取义栽赃,自己引文中明明是「最后一日『捨弃其邪见』已,便于当日得以自参自悟」,他仍然可以另起变调自说自话。像这种不死矫乱之徒,藏传佛教却把他找来作论义的打手,从这裡就可以看出藏传佛教人士对佛法知见的贫乏、不如理,和不懂佛法背后的窘境。至于说同修会学人所悟的是实相心阿赖耶识,这是如实语。密宗的「真菩提心」,是「乐空不二」时,意识心在淫乐高潮中「一念不生」。若仅是求证「一念不生」,其实也不必男女双修或是观想本尊,无相念佛功夫上手时即得。但是这仅是指密宗的所谓「真菩提心」而言,若是密宗的「红、白菩提心」男精女血,那就不堪闻问,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谤文进而质疑正觉同修会所证的「真如总相智」,认为这是「进入大乘见道(第一地菩萨),才能获得的。」若按显宗理论,是进入大乘道,修满第一个阿僧祗劫(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圆满行),进入大乘见道(第一地菩萨),才能获得的。并在胡乱的解说了所谓修正次第之后,做结论说:「所谓『证悟阿赖耶识实相』的阶位是在佛地,十地菩萨都不能尽知其实相。只有遍知智慧的诸佛才能证知『阿赖耶实相』,因此,几乎等于说他们『已经成佛了』。」执行长表示,藏传佛教着作「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外道祖师宗喀巴,不解不证佛说三乘菩提,由错会故自意发明「三士道」,从而谬论其修证次第,因为知见错谬早被讥评为「煳涂道次第」,不能依之修证或作为法义知见。

执行长为导正藏传佛教人士知见,特为开示:事实上菩萨初发心已,于信位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三宝之信心,待十信位圆满即得进入「资粮位」,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累积福德资粮,进到第六住位修集般若功德,当熏习断我见及般若中观等正理,是为「加行位」;若遇善知识教导,由此开始参禅后,以一念相应故般若正观现前,亲证法界实相真如心,导师依佛经中所说即判为「真『见道位』」,累劫进修别相智慧,圆满了相见道位的智慧,成为通达位的「见道」才能入地,并非谤文所说必须登地才叫作「见道」。这些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的见道,都不是浅学无智的藏传佛教「博士」所能稍微了知的,却早已具载于正统佛教经论之中。执行长继续阐明,初悟道所证即为「真如总相智」,后更转入相见道位,历缘对境继续观行,藉而修除性障,并开始于内门广修六度万行历十住、十行、至十迴相满心位,成就「世界如幻观」,这才能进入初地,不是见道一悟就能登地,当然更不是一悟就能成佛-----除非是最后身菩萨降生人间示现。

执行长无奈的表示,「一悟成佛」是藏传佛教人士自己的错会,却又偏偏大做文章展开不实的攻击;别人从旁来客观理解,有一点像是疯子在狂叫几声后又「掌嘴自虐」,令人觉得莫名其妙。执行长表示,导师说法一向说法界实相本来自性清淨的第八识心体和祂阿赖耶性染污种子同时存在,所以叫作「阿赖耶识」。八地以上菩萨以及阿罗汉、辟支佛,由于断除思惑不复有阿赖耶性,永离分断生死,其第八识改名「异熟识」;乃至第七地满心究竟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进修到佛地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分段生死种及变异生死无明,改名「无垢识」真如,都是只改其名不改其心体,仍是原来的第八识心体。执行长试问藏传佛教人士:修到八地以上,「阿赖耶性」的名和染污种子都没了,哪裡还有「诸佛才能证知的『阿赖耶实相』」?执行长表示,藏传佛教人士可能比较少听过孔子的哲言,不曾听从其教导,如今何妨入境随俗,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真懂才能说懂,不懂可别装懂,这才是聪明的。」

本章最后,谤文又耍嘴皮子逞一时之快,说了一些轻浮言语,执行长认为那是仰天之唾,不回应也罢。倒是撰文者引用了一句西藏谚语:「佛法入骡马市场」,执行长笑说:想想「摸驴的白目人」,倒也能另有会意、令人莞尔。(採访组报导)20111120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trueheart/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