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的真面目 (ver.2)七

9.《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即身成佛法」。所以密宗所言之「即身成佛法」, 证明纯属虚构,非真佛菩萨所说所传之法。

 

10.《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金刚萨埵」之故事。所以密宗所言之「金刚萨埵」, 证明纯属杜撰虚构,有时说:「金刚萨埵」就是华严经中之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的报身。有时候说: 「金刚萨埵」就是楞严经中之「金刚藏王菩萨」…等。借以混淆视聼,来提高其杜撰之「金刚萨埵」的地位与知名度,达其入篡正统,取代佛法之目的。

 

11.《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持诵「百字明咒」,可以消除累刧之业障。所以密宗所言之「百字明咒」, 证明纯属鬼神咒语,非真佛菩萨所说所传之法。

 

12.《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未曾言说虚空即是万法之根源。所以「大日经」中说:「虚空无垢无自性;能授种种诸巧智 。」者, 证明纯属是外道所创造之伪经邪说,非真佛菩萨所说之经典。

 

13.《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未曾言说净除一切妄念或一念不生心即是真实心。所以「大日经」中说:「法离於分別;  及一切妄想;  若净除妄想;心思诸起作;  我成最正觉; 究竟如虚空」者, 证明纯属是外道所创造之伪经邪说,非真佛菩萨所说之经典。

 

14.《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未曾言说真言心或种子字即是万法之根源。所以「大日经」中说:「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一切戏论息,能生巧智慧。」者, 证明纯属是外道所创造之伪经邪说,非真佛菩萨所说之经典。

 

15.《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拙火定、宝瓶气、虹光身、天瑜伽、迁识破瓦法之修行。」所以密宗所言之「拙火定、宝瓶气、虹光身…等」, 证明纯属外道婆罗门之性力派为修男女双身法之气功基础尔,非真佛菩萨所说所传之法。

 

16.《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述说任何有关于:「密灌、瓶灌、慧灌、道灌之灌顶法。」所以密宗所言之「密灌、瓶灌、慧灌、道灌之灌顶法」,实为外道婆罗门之性力派(御女房中术)双身法之次第、名堂、花样尔; 证明非真佛菩萨所说所传之法。

 

17.《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述说任何有关于:「供食五肉(人肉、狗肉、象肉、牛肉、马肉)及五甘露(精液、经血、大便、小便、脑髓)。」所以密宗所言之「供食五肉及五甘露。」,  证明实为藏密及印度外道婆罗门之性力派,修双身法者,为符合罗刹、夜叉及噉精鬼等之饮食喜好,所供养之不净食物;非是佛法中供养诸佛菩萨护法神之清净供品,亦非真佛菩萨所说所传之法。

 

18.《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明光大手印、大圆满法。」   所以密宗所言之「明光大手印、大圆满法。」证明纯属是外道所创造之邪说,非真佛菩萨所说之经典。

 

19.《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未曾言说有息增怀诛四法及护摩法(火供)。所以密宗所言之「息增怀诛四法及护摩法(火供)。」证明纯属是外道所创造之邪说, 其护摩法(火供),实是印度「事火外道」之思想行为(俗称 拜火教),非真佛菩萨所说之法。

 

20.《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未曾言说佛有明妃、空行母、度母作为眷属。证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内所提到的明妃…等(详於后述);纯属是性力派外道所创造之男女双身法之邪淫思想邪说,非真佛菩萨所说之法。

 

21.《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亲自述说任何有关于教人以妻子、女儿等女色来供养师父或佛菩萨。然观藏密四派中堪称守戒最严谨之格鲁巴的敎主:宗喀巴在其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内容中,卷二“道前基础-亲近善士”( 圆明出版‧第36页第4):『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三昧师,况诸资财』。仍能发现黄色上师为弟子洗脑,使弟子愿意以妻子、身命来事奉上师,何况是其它财物;令双身法思想能顺利铺路;更何况《密宗道次第广论》内容陈述大量的邪淫双身法;以此证明, 密宗所言教人以妻子、女儿等女色来供养师父,纯属是性力派外道所为; 非真佛菩萨所说之法。

 

22.《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述说任何有关于上师以多位童女或与女弟子互相行淫,作为修行方法。然藏密上师弟子等,却乐行其道。由此证明, 藏密以多位童女或与女弟子互相行淫,作为修行方法,纯属是外道所创造之邪说; 非真佛菩萨所说之法。

 

23.《大智度论》未发现龙树菩萨述说任何有关于「以欲止欲」、「以贪止贪」、「以贪为道」的观念或修行法门;亦未曾教人以行淫方式作为观空之体性。反而强调以离欲梵行为清净正确的方法;余摘录《大智度论》重点与《金刚顶经》、《大日经》供大德们参考如下:

 

  (A) 摘录《大智度论》离欲梵行的部份:

 

    (1)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八念义第三十六之余(卷二十二):

 

  「问曰。何等是法施。答曰。佛所说十二部经。清净心为福德与他说。是名法施。…是法施应观众生心性烦恼多少智慧利钝。应随所利益而为说法。…。婬重者为说不净观。瞋重者为说慈心。痴重者为说深因缘。…若人不知病相。错投药者病则为增。」

 

  (2)又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 大智度论初品中回向释论第四十五:

 

   「菩萨家者。若於众生中。发甚深大悲心。是为生菩萨家。…;复次菩萨常断婬欲。乃至不生念想。况有实事。…. 或有菩萨从初发心断婬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萨道。是名鸠摩罗伽地。复次或有菩萨作愿。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间爱欲。是名为鸠摩罗伽地。」(:鸠摩罗伽地:指地上菩萨)

 

  (3)又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四;大智度论释报应品第二(卷三十五)

 

   「【经】尔时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各自念言。我等当作方便令是菩萨离於婬欲。从初发意常作童真。莫使与色欲共会。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断婬欲出家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不断欲。」

 

    「【论】问曰。诸天何以作是愿。答曰。世间中有五欲第一无不爱乐。於五欲中触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堕在深泥难可拯济。以是故诸天方便令菩萨远离婬欲。 复次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婬欲会时身心慌迷。无所省觉深著自没。以是故诸天令菩萨离之。…欲使菩萨从初发心常作童真行。不与色欲共会。何以故。婬欲为诸结 之本。佛言宁以利刀割截身体。不与女人共会。刀截虽苦不堕恶趣。婬欲因缘於无量劫数受地狱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有人言。菩 萨虽受五欲心不著故不妨於道。以是故经言受五欲尚不生梵世。梵世无始众生皆得生中。受五欲者尚所应得而不得之。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所不得而欲得 之。以是故菩萨应作童真。修行梵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行菩萨不著世间故速成菩萨道。若婬欲者譬如胶漆难可得离。所以者何。身受欲乐婬欲根深。是故 出家法中婬戒在初。又亦为重。」

 

  (4)又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三十七品义第三十一(卷第十九)

  

    「若汝以受婬欲为乐。婬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当时小乐大痛转深。如是小乐亦是病因缘故有。非是实乐无病。观之为生慈 愍。离欲之人观婬欲者亦复如是。愍此狂惑为欲火所烧多受多苦。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

 

    由以上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说婬欲之心行,应当远离才是。然藏密喇嘛上师,口中好言:「以欲止欲」、「以贪止贪」、「以贪为道」的观念或修行法门;及以「行淫中,观空性」等方式,完全是藏密喇嘛上师为满足其淫欲他人妻女之变态心行; 非真佛菩萨所说所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