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认识真正善知识-萧平实老师 |
人间的初地~三地菩萨未满心前是否应该要证得四禅八定丶五神通? |
(图:人间菩萨-玄奘大师)
*有网友以四禅八定五神通的标准来质疑 平实导师的证量,那人间的初地~三地菩萨未满心前是否应该要证得四禅八定丶五神通?
kc答覆: 好像这个疑问一直有人弄不清楚,常拿此禅定神通的问题来质疑人间菩萨证量,所以我们也会不厌其烦的向他们解释。
殊不知大乘直往菩萨有二种:「戒慧直往菩萨」与「戒定直往菩萨」,所以才会有人把华严经十地品中所述的天界菩萨的修证内涵,与解深密经所述人间菩萨所证的内涵混为一谭,甚至拿天界菩萨报得四禅五神通,来衡量人间菩萨的是否同样俱足四禅及神通。这也难怪华严经是在天界所说,其修证自然是根据天界的菩萨而说。
复次,依佛门中大乘直往而修菩萨行者而言,直往菩萨有二种:
一者依别教之道次第而进修者,即是真见道位中亲证根本无分别智以後,入相见道位中,次第进修般若别相智,进修楞伽丶解深密丶瑜伽师地等经论所说诸法;复依十回向位法义而修,伏除异生性障,熏发十无尽愿,始入初地之入地心中。次第修证初地二地应修无生法忍,入於三地心中,亦修三地应修之无生法忍等法,然後方修四禅八定丶四无量心丶五神通等法;如是进修,不於三地之前具足修证四禅八定…等法者,即是「戒慧直往菩萨」!此是别教学人修学佛道之通途,即是「别教直往菩萨」。
此谓自始即依别教法门进修者,非从通教法中转入者,亦非二乘俱脱无学有学圣人回心者;要待三地中方才具足修证四禅八定丶四无量心丶五神通等。此虽为别教直往菩萨之通途,然非绝对。譬如别教菩萨若非世世生在人中,而是往世已曾随分修得部份禅定境界而生色界天者,已因报得禅定天之可爱异熟果报,因此而具有报得天眼通…等五神通者,则虽仍是别教直往菩萨,然已获得五神通丶禅定等境。若於天界常住,未舍寿前,得值 佛或菩萨,於天界讲说《华严经》时,亦得於三地前之初地或未入地时,进修三地应修之禅定及五通等。
此即是华严经十回向品中为天界菩萨所说者,与别教直往菩萨之通途有异,是故 华严经十回向品中之天界菩萨,虽犹未至三地心中,仍应修学上地禅定乃至增上之神通者。然非是人间之十回向位丶初地丶二地菩萨所必修者。
是故,人间之大乘直往菩萨,若是一向别教直往之菩萨,皆是依般若慧丶一切种智而进修者,非是曾经旁修通教直往所修之俱解脱与禅定丶神通者,即名「戒慧直往菩萨」。此菩萨未依禅定之修证而揉伏其心,纯依戒律摄心而不违犯恶业,故名「戒慧直往菩萨」。菩萨若未修证四禅八定者,皆未揉伏其心,於未入初地以前,皆有不慎犯戒谤法之可能,要须依戒而住丶而进修佛法般若智慧,故此菩萨纯依别教法门而进,不修禅定揉伏其心者,皆名戒慧直往菩萨。
再者,大乘直往菩萨中之第二种,即是曾在通教法门中修证者,多世以来未曾值遇别教法门,是故多世以来已经证得禅定丶神通等境界,能自伏心,然缺般若智慧;今时既值别教法门,而得转入别教法中,仍是大乘直往行者,未曾远离大乘法门,仍是大乘直往菩萨,而非二乘回心者;如是之人转入别教中者,即成「戒定直往菩萨」,於初地心中便能飞过百佛世界,如是戒定直往菩萨若得初地之无生法忍果时,必能发起意生身故,必能证得如是世间境界故。
为有如是差别相,故於大乘直往菩萨,依通教转入之戒定直往者,及一向依别教法门进修而待三地时方才修证禅定之戒慧直往菩萨,加以区分,建立为戒定直往丶戒慧直往二种,不违述记所说大乘直往之意,不违诸经所说种种异根异性菩萨,故无过失!是菩萨道中必有之现像故,所说谛实故,无人能否定大乘佛道之直往菩萨中,必有如是种种异根异性之菩萨差别故。
最後关於「直往菩萨」一词在《唯识述记》与《大智度论》有略提过(如附件一所示),但是详细的法义内涵在诸经论中未详加记载,《述记》之中唯有「直往」与「回心」二名,然今 平实导师所说「戒慧直往」及「戒定直往」者,亦无差谬。而此戒慧丶戒定直往之说,实是本於述记所说直往之义而细说者,以令诸学人易得了知述记之意,故作二名,以释直往者有二种差别,令知佛法中本无定法,非是无根据之说也。
------- 附件一: 《成唯识论述记》卷8:「无上依经云大地菩萨。旧云意生身。此言意成身。彼义随意而生。今意随意而成。但转易故。非新生故。不可言生。此即二乘无学回心向大者。及直往菩萨八地以去方受变易生死。此非尽理。但随经文。」(CBETA, T43, no. 1830, p. 536, b29-c4)
《大智度论》卷93: 「问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罗汉时,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於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於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如法华经说,有罗汉若不闻法华经自谓得灭度,我於余国为说是事,汝皆当作佛。 问曰:『若阿罗汉往净佛国土受法性身,如是应得疾作佛,何以言迂回稽留?』
答曰:『是人着小乘因缘,舍众生舍佛道,又复虚言得道,以是因缘故,虽不受生死苦恼,於菩萨根钝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萨。』」cbeta[T25, no. 1509, p. 714, a9-21]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