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堂的设计功用是在引导学人破参明心,因此,学人们必须先在正觉讲堂经过两年半禅净班的熏习,或之后在进阶班继续修学,具备了足够的定力、福德、慧力等条件,才能於报名禅三时被平实居士录取,前往正觉祖师堂,经历四天三夜的参究锻鍊,并接受平实居士的指导、勘验,破参明心之后,可转入增上班,聽闻悟后起修的增上慧学。这不仅是实证的佛教,修学的次第亦有严格的规范,与一般佛教道场不同。尤其是让学子从外门进入内门修学佛法的关键--精进禅三,更是当今全球佛教道场所绝无仅有的:
精进禅三,系『以克勤圆悟大师及大慧宗杲之禅风,施设机锋与小参、公案密意之开示,帮助会员剋期取证,亲证不生不灭之真实心——人人本有之如来藏』。每年举办两期,共四梯次;平实导师主持。仅限本会会员参加禅净班共修期满,报名审核通过者,方可参加。并选会中定力慧力福德三条件皆已具足之已明心会员,给以指引,令得眼见自己无形无相之佛性遍佈山河大地,真实而无障碍,得以肉眼现观身心世界悉皆如幻,具足成就如幻观,圆满十住菩萨之证境。24
所谓「禅净班」:以「无相唸佛及无相拜佛方式修习动中定力,实证一心不乱功夫。并传授真正的参禅看话头功夫、解脱道正理、第一义谛佛法以及参禅知见。」25 平实居士云:
禅与净土其实密不可分。欲得成佛,非仅持唸佛名可办,必赖禅定悟明心性。见道之后,速得晋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欲见道,需赖参禅或止观法门之理观,此则非定力莫辨,尤其是动中的工夫。而唸佛人欲持名唸佛至一心不乱,亦需工夫。若能以持名唸佛及礼佛为方便,欲入大势至菩萨唸佛圆通法门,並非难事;则往生极乐净土便有把握。亦可参究唸佛: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非无可能。若以唸佛圆通法门之初步工夫转而参禅,则无门之门自然现前,欲得悟明心性,亦有希望。即知禅与净土,密不可分。
这也是「禅净班」名称的由来。平实居士教导的行门着重在培养动中定力,不同于一般道场以打坐数息为主,在《无相唸佛》书中说明「无相唸佛」的法门:
大势至菩萨唸佛圆通法门源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証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五之「大势至菩萨唸佛圆通章」。此经乃是修定学禅者必读经典,简称「楞严经」。经中二十五位菩萨各述自己的修行方法,其后由文殊师利菩萨评论,认为对于此世界众生而言,观世音菩萨之耳根圆通法门最为殊胜。27
之所以倡导这个法门,原因有二:一,此法最適合忙碌的现代人 。28二,由自己实证的经验。29
若离色身、身施设、语言、文句及意思表示,便是无相。而此唸佛圆通法门,所谓「忆佛唸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境界,没有色身、语言、文句、符号、色身施设等,亦无法示现予他人知悉。30
换言之,「当我们忆念一佛或一菩萨时,心中没有名号声音形象,忆一佛、想一佛,而无他念,便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31 。由「无相唸佛」进而「无相忆念拜佛」,藉此方法增长定力:
无相忆念拜佛:行者於拜佛前,先选定一尊佛或菩萨做为礼拜之对像。一般人多选择本师释迦牟尼世尊、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选择一尊后,永不改变,直到将来无相唸佛修成时,仍是同一尊。……礼拜之时仅以「忆佛之心念」来拜佛。……拜时清晰地了知自己当时在拜那一尊佛菩萨。不但口中不称唸圣号,心中也不可以有圣号。没有语言相、文字相、亦没有佛菩萨的形象,乃至代表佛菩萨之任何符号都不可有。32
有了「无相忆念拜佛」的功夫,则可进而修习「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的功夫,「看话头」是承继克勤圆悟大师及大慧宗杲之禅风:。
禅宗所谓看话头即是话之前头,不是指一句话。念之前头,也就是话之前头。譬如说「唸佛是谁?」是一句话,这句话在心理出现,或口说出来已成为过去了,便是话尾。所以话头是此句话在心裡没有唸出来之前,叫作话头33
把心安住於话(念)的前头,不出现语言、文字、声音、形象、符号,久之,可以「参话头」:
参话头与看话头之间的差別,在于参话头有一个疑情在,一面看「唸佛是谁」的话头,但心裡怀疑思索,究竟唸佛的是谁,心裡虽无「唸佛是谁」这四个字的形象或声音,但是我们一直安住於「唸佛是谁?」这个意思裡面,这样子叫作参话头。……参话头是要有定力,而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能够有思惟之作用在,我们称之为思惟观—直观。参话头是要有定力,而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能够有思惟之作用在,我们称之为思惟观—直观。34
透过无相忆念拜佛提昇定力,培养思惟观的能力,具备参禅功夫,另方面具备解深第一义的正知见,并培植福德,发起菩萨种性,便可报名禅三,录取者前往大溪正觉祖师堂,接受平实居士的引导,因缘成熟,或可破参明心,进入见道位。
第八节 弘扬佛教文化—大溪正觉祖师堂在台湾的地景价值
除了前述作为「精进禅三选佛场」的宗教功能之外,大溪正觉祖师堂另有一层文化的意义,其地景价值如下
一、增进宗教文化的观光价值:大溪正觉祖师堂兼作正觉同修会出家众掛单常住之处所,也於一定的时间开放给一般民众礼佛、参访,成了桃园及台湾的佛教新地景35 ,使参访者能同浴佛恩,并提昇了桃园的文化观光之层级。
二、推广慈悲济众的社会公益活动:大溪正觉祖师堂是与佛教正觉同修会、正觉教育基金会同步运作,2015年获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
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心也是佛教慈善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最常见的比如说「佛家人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普度众生」等等,这些思想在传统社会当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和教化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事实上进入现代以来佛教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贡献突出。佛教正觉同修会和佛教正觉教育基金会长期以来不仅弘扬优秀佛教传统文化,更是依靠著这股正能量带动了中国社会责任的实践活动向前推行。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於慈善事业。2006年正觉教育基金会成立。两会所有收入均为会员及学员及认同者基於佛教慈悲为怀,善护众生关怀与净化社会风气的宗旨自动自发的捐助。在两会的共同努力下,具中国传统特色佛教文化的社会公益实践日渐成熟。36
佛教正觉同修会和正觉教育基金会善护众生,实践公益的活动,也回馈桃园大溪,主要的公益活动:
(一)设立奖助学金:以2014年为例,正觉教育基金会设立「财团法人正觉教育基金会清寒品行优良学生奖助学金」在仁和国中颁发清寒学子奖助学金,共有134名弱势学童受惠,国小学童可领2千5百元,国中生可领3千5百元。镇长黄睿松感谢基金会长期照顾大溪学子。奖助学金总经费达40万元,希望让品行优良但家境清寒的学子可以受惠。未来将持续颁发奖助学金,拋砖引玉,发挥良善的力量。
(二)关怀弱势族群:2014年赴「桃园长长教养院」,捐赠善款,嘉惠身心障碍同胞。
(三)捐赠图书,提升阅读风气:以2008年为例,捐赠图书一批,嘉惠大溪镇民与学子。
(四)设立讲堂:为使桃园人也能共沐佛恩,认识正法,特於桃园介壽路286号10楼成立桃园讲堂,以接引当地佛子,修学正法。
三,续佛血脉,弘扬文化:致力於传续、弘扬玄奘法师於唐宋盛世所开展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让社会大众认识本有的自性清净心,而不畏生死,勤修正法,不被邪知见所误导,达到导正社会善良风俗的目的。正觉同修会与正觉教育基金会从不对外劝募,而以来自於会众学员及认同者自願捐助之法务基金为基础,开办多项宗教、文化、教育、公益之事业,除平实居士每週二固定开演大乘经典之佛法讲座,以及开办各级共修课程外,每年更投入高额法务基金,出版各类书籍、文宣、製作电视弘法节目、办理教育研习等等活动,利益大众、广摄学人。并於台湾各地设立奖助学金、关怀弱势族群,捐赠图书、普及文化教育层面,办理社区里民文教推广、急难救助等活动,进而推展遍及海峡两岸并将扩及全球 。
正觉同修会在平实居士的带领和指导下,让许多学佛人扭转了六识论者的误解,实证如来藏而确定八识论的正义,成为当今全球唯一弘传第八识如来藏妙义的正法道场,也使如来藏妙义逐渐成为当代佛门的显学。大溪正觉祖师堂也成为全球唯一真参实悟的选佛场,也是桃园及台湾佛教最具殊胜意义的新地景。
第九节 结论
从1988年平实居士开始弘法,历经了「唸佛三昧印经会」、「佛教内明共修会」,到1997年7月6日佛教正觉同修会的成立,至今已过了20几年,平实居士承继玄奘菩萨法脉,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三乘经典中所开示不生不灭法---第八识如来藏为佛法的核心,远绍北宋东山禅祖师爷克勤圜悟大师,主张禅净兼修,根据「首楞严经」卷五「大势至菩萨唸佛圆通章」指导学子,由「无相唸佛」进而「看话头」、「参话头」的基本功夫,并长时熏习三乘菩提正知见,以及修除性障,培植福德,於因缘成熟之际,参加「精进禅三」而悟道明心。依著佛菩提道、解脱道二道并行,循菩萨五十二位阶次第修学,脚踏实地於成佛之道迈进,这些正法修行的内容,有別於当代佛教界流行的表相佛法,而为举世仅有、独步天下。
正觉同修会设立了「禅净班」、「进阶班」引导学子有次第的修学佛法,并为了提供一个设备完善的「禅三」道场而在桃园大溪建立了正觉祖师堂,秉承释尊之正教、传续禅门之心法,锻鍊具足菩萨种性之大心学人、造就佛门龙像,堪称是全球唯一的正法选佛场。
大溪正觉祖师堂的存在,见证了三乘菩提的法脉传承,目前400多位破参明心的弟子追随平实居士(会内尊为「导师」),共同荷担如来家业,未来必有更多学子将在此参禅悟道,成为新生的金毛狮子,勇猛无畏的护持如来正法,复兴正统佛教。
除了法义的辨正与弘扬,正觉同修会也展现了菩萨道慈悲济众的心行,并积极付之实践,从桃园大溪到台湾全岛,从台湾到大陆,参与并推广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让正法的修行落实於人间有情的关怀。
正觉祖师堂坐落於桃园大溪,以弘扬第八识如来藏法为核心,标示著正统实证佛法的复兴,有別於一般的表相佛教,堪称是是台湾佛教的新地景,未来更将成为全球佛教的文化指标。
1平实居士,正觉同修会学员尊称为「平实导师」。为了区別,正文使用平实「居士」的通称,引文保留平实「导师」的专称。
2〈文化地景概念初探〉见SPACES OF HOPE - 新庄乌托邦论坛,http://spaces-hope.blogspot.tw/2009/04/blog-post_535.html,2009年4月4日星期六
3李光中著《文化地景与社区发展》,《科学发展》439期,2009 年7 月,页39
42010年修订的<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本法第三条第三款所定文化景观,包括神话传说之场所、历史文化路径、宗教景观、历史名园、历史事件场所、农林渔牧景观、工业地景、交通地景、水利设施、军事设施及其他人类与自然互动而形成之景观。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4
5大溪祖师堂地址:大溪镇美华里信义路650巷坑底5之6号。电话03-3886110
6以目前台湾佛教而言,由北至南,依序有法鼓山、中台山、佛光山、慈济,四大山头鼎立,吸取了泰半的佛教资源和信众;但观其所弘之佛法,普皆教人「认取一念不生之灵知心为真心」,教人认取「放下烦恼、放下执著、息灭诸缘」之觉知心作为真心,亦有教人常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之觉知心为真心者;--张正圜,《护法与毁法》自序,台北:正智,页3
7<很平实的平实导师>http://www.enlighten.org.tw/master/1
8平实导师认为释迦牟尼佛在三乘经典中所说的不生不灭法第八识如来藏才是佛法教义的核心,任何以有生有灭的第六识意识心做为修行的目标,或是误认意识心本身就是真心如来藏,乃至假藉佛法名相而实修外道法等,都背离世尊的原始经教。而平实导师认为圣严法师以第六意识心作为修行目标,背离佛法教义的根本。
9同注8
10佛教正觉同修会官网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1
11迄今又陆续增设桃园、香港、嘉义等地之讲堂。
12又称为影堂、祖堂,以安置宗祖、开山、列祖遗像之建築物。禅苑中特称安置达摩像之所。
13<正觉祖师堂安座大典>,《正觉电子报》第45期,台北:佛教正觉同修会,2007.11.26,页68
14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正智出版社,2000年,页248-249
15<正觉祖师堂安座大典>,《正觉电子报》第46期,台北: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2008.1.29,页65
16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所谓的台湾四大名山……所开示于众生的所谓之佛法者,不外乎世俗做人为善之法、放下烦恼之法、学术研究之法、慈济救助众生之法,盖寺庙、盖学校、盖医院之世俗善法,谈不上佛法之修行。若有所谓较高层次之佛法弘传者,则皆是打坐修定之法,皆是以定为禅,皆是以清清楚楚处处作主之心作为证得真如之法。--张正圜,《护法与毁法》台北:正智,页368
17平实导师著《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穿越时空「超意识」》,台北:正智,2012,页
18平实导师著《真实如来藏》,台北:正智,2000,页1
19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台北:正智,2000,页1
20经行不只是单纯的步行运动,更是一种心灵的禅修实践。
21大溪祖师堂的外观及内部是笔者亲自走访,及根据〈正觉祖师堂安座大典〉一文写成,收录於《正觉电子报》第45~46期
22同注13,〈正觉祖师堂安座大典〉,页74
23同注15,页67
24正觉同修会局版书及结缘书之后页附录--佛教正觉同修会弘法行事表(2009/01/19)
25同前注24
26萧平实著《无相唸佛:大势至菩萨唸佛圆通法门之理论与入门》,佛教正觉同修会,1993,页1
27同注26,页6
28同注26,页6
29同注26,萧平实自述:「末学以禅为宗,初期摸索多年不能得入。盖因执行业务极为繁忙,心识散乱。虽然每日抽空打坐,至多亦不过一小时。稍有所得,亦只是静中的工夫;才下蒲团,纷然失念,是故,连个禅边亦摸不著,遑论参禅。直至民国七十七年末,修得此无相念佛法门之后,才算找到禅门所谓的「无门之门」。自七十八年五月起,开始参禅,凭藉此唸佛圆通之工夫,锲而不捨,睡不知眠,食不知味,达十八个月之后,才能进入禅门。」页7
30同注26,页28
31同注26,页35
32同注26,页53
33萧平实著《禅—悟前与悟后》上册,台北:正智,2008,页29
34同注26,页31
35本会桃园大溪禅三道场(正觉祖师堂)已安座启用,每年四月及十月各举办二梯次精进禅三共修,并兼作本会出家众掛单常住之处所。除另行公告之日期以外,於单月每週日9:00~17:00开放会内、外人士参访,当日提供午斋结缘。其他开放日期为春节初一到初七及浴佛节期间。每年四月及十月的第二周,为本会例行禅三共修期间,谢绝参访。欢迎十方学人於前述开放日期莅临本会禅三道场参访,建议您自行安排大溪、莺歌一日遊,邀请亲朋好友顺道来此礼佛,与本会正法结缘。亦欢迎教内之共修团体或道场,申请其餘时间作团体参访,务请事先提出谘商申请,以便安排常住菩萨接引导览,亦免妨碍常住菩萨之作息及共修。--正觉电子报41 期〈正觉祖师堂参访途径〉。
又,大溪祖师堂虽开放参访,然並不接待密宗修行者,其开放条件公告:若是修持藏密的所谓出家众,没有持守显教的清净戒或已修过双身法,或尚未舍弃藏密三昧耶戒,未於佛前公开忏悔者,切勿前来参访或提出申请。本会为大乘清净道场,对修持外道法的藏密假名出家众恕不接待。真藏传佛教觉囊派僧众不在此限。
36详见2015年1月12日20:34:38 ,来源:中国网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cul.china.com.cn/guoxue/2015-01/12/content_7593855.htm
37资料来源:http://www.tbc.net.tw/p43-news-detail.php?area_code=02&news_type=01&nsn=45323
38参见正觉教育基金会网址: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