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志成先生聊聊39 | 笑谈《琅琊随笔》- 辨正琅琊阁、陈永泰:《玄奘文化千年路》与造神运动 1

 

与张志成先生聊聊39 | 笑谈《琅琊随笔》- 辨正琅琊阁、陈永泰:《玄奘文化千年路》与造神运动

疫情期间,正觉同修会在官网上推出《玄奘文化千年路》系列视频,许多正法学子欢欣鼓舞,感叹视频制作之精良和内容之丰富。不过与此同时,也有琅琊阁、陈永泰等退转者提出质疑:“平实导师借推出《玄奘文化千年路》系列视频等手段,高举自己的证量……爱炫耀种种神异,明示暗示自己是某某菩萨转世,祖师再来之种种造神运动。


真的是这样吗?针对以上质疑,后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正:


一、《玄奘文化千年路》的推出,是为了正法的永续流传,并非造神运动。

二、平实导师并没有高举自己的证量,炫耀种种神异。

三、平实导师对于自己过去世的经历只是如实而说,并非夸大事实。


期望您在看过这篇辨正之后,能够消除心中的疑惑,也能够披戴起“正知正见的铠甲,在佛道上勇往直前,永不退转,是所至祷。


辨正一:《玄奘文化千年路》的推出,是为了正法的永续流传,并非造神运动

在平实导师出世弘法之前的百余年,佛教界没有哪一位善知识在公开弘扬第八识如来藏妙法(笔者案:广钦老和尚虽真实证悟,不过没有传授弟子们证悟如来藏之妙法;不排除有其他善知识证悟,不过皆没有公开弘传),连最粗浅的二乘菩提“断我见的内涵与方法尚且没有人传授,更不用说大乘菩提如来藏妙法啦,至于有情众生共有几个“识,什么是“无余涅盘等问题,佛教界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这些问题在唐朝,玄奘菩萨都已经引经据典,做出辨正,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不过如今,去圣日遥,虽玄奘菩萨之巨论《成唯识论》尚在,不过没有哪位教界人士能够证解(笔者案:由于证量距离玄奘菩萨相差甚远),所以其功德难以彰显。


直至平实导师公开弘法,所宣讲之法义与佛经、《成唯识论》等相互印证,没有一丝一毫的出入。复以“道种智之甚深智慧,契入《成唯识论》,了解到玄奘菩萨的《成唯识论》对于摧邪显正,楷定三乘菩提、八识正理等有着卓越且不可替代的贡献。所以导师为了使广大众生能够于世尊「如来藏妙法」生信,能够使正法永续流传,利用方便善巧,使用现代科技,制作《玄奘文化千年路》系列视频,推崇玄奘菩萨,推崇《成唯识论》,藉以利益今世及后世佛教界之广大学人。


就如 导师在讲经时的开示:“由于玄奘对正法延续的丰功伟绩,也因为他译经的功德到现在都还在利益佛教大师与学人,所以我才会把玄奘大师造像供在佛龛中,目的只是要让大家尊敬他所造的论,正法就可以绵延流长。《楞严经讲记》第十四辑313页。《楞严经》讲记全套十五辑,平实导师宣讲于二OO三年,第十四辑首次出版于公元二O一二年元月三十日,距今已有八年之久

 

琅琊阁、陈永泰等质疑:导师推崇玄奘菩萨,目的是攀缘玄奘菩萨,提升自己的身份,如果以您们的逻辑来看,那么禅宗真悟祖师相互印证、相互推崇就是相互攀缘,抬高自己身价喽?那么赵州禅师认可 凌行婆就是攀缘 凌行婆,自抬身价喽?那么经典中所有的菩萨都赞叹诸佛之功德就代表菩萨们都攀缘诸佛,自抬身价喽?


导师弘法以来,所言所行,皆为正法,推出《玄奘文化千年路》系列视频,亦复如是,其中并无一言一语连结到平实导师本人。


辨正二:平实导师并没有高举自己的证量,炫耀种种神异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教大学微积分的教授在开学的第一天向他的学生们介绍自己说:“我是数学专业博士生毕业,已经在大学任教好多年了。”请问各位看官,您会说“这位教授是在夸耀自己的学历吗?当然不会,因为这是教授的“如实说,对不对?


至于“炫耀种种神异,末学想请问此话怎讲呢?平实导师人如其名,是很实在的,是从不“搞怪的,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人祂老人家的证量和智慧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不可思议,所以被您等视为“种种神异,不过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假使以佛或者 导师的上位菩萨的角度来看, 祂老人家的所说所行是否还会是“种种神异呢?所以各位看官看到了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导师的“所说所行,而在于我们的证量和智慧距离祂老人家太远了,就像导师常常说如来之圣意难会,我们身为弟子对上位菩萨的意旨也是难会。所以谦虚无慢的弟子就会这样想:我与师父相差太多,应努力学习;慢心深重的人则会心生不悦,误解导师“炫耀种种神异


导师从来不“自我标榜,也从不为自己“歌功颂德。但凡弘法上有一些成绩,总是仰推世尊和 诸大菩萨的功德,也总会谦虚地对弟子们说:“这都是诸位的功德……”


琅琊阁、陈永泰等,如果您真的有认真拜读导师的法宝,相信您等不难发现导师也会经常把自己此世或前世的糗事拿出来与同修们分享,引以为戒(笔者案:糗事指最初前三次禅三滥慈悲,被护法神惩罚,及往世无量劫前,曾评论一位外道证四禅人说:“这也没什么!因此堕在畜生道变成老鼠后又被猫杀死等)。如果导师真的想高抬自己的证量、炫耀种种神异,这些糗事是不是应该藏起来,才会使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伟岸呢?


陈永泰在《忏悔文》(指《前正觉同修会陈永泰老师的公开忏悔与声明》,以下简称《忏悔文》)中说:“有开悟证量可以公开宣说,菩萨再世则禁止宣说。这两者不同:(A)开悟圣者可以公开自己的参学过程,让别人学习参考和批评论断;有证量可以公开宣说,提供世人检验、评论、拈提,增长众生的思惟、抉择智能。(B)但是菩萨再世则禁止宣说,惟除阴有遗付,舍寿前。”


请问琅琊阁、陈永泰等:可以在被表相佛法的大师误导的情况下,摸索出参禅的方法,自参自悟,明心见性,过牢关,这不是菩萨再世又会是什么呢?那菩萨是不是要为了避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菩萨再世,明明悟了也要装作一副凡夫样貌,不辨正法义,摧邪显正,眼看世尊正法被外道法所取代而无动于衷呢?难道这就是您等心目中的菩萨形象吗?各位看官请问会有这样的菩萨吗?难怪您等会不认同导师以及正觉同修会,原来您等心目中的“菩萨并非世尊所认定的菩萨。


再来,开悟之圣者绝非世人可以检验、评论、拈提。如果说想要检验、评论、拈提开悟圣者,最起码也得要有同等证量。佛法中,下地不知上地事,每个阶位的证量都有所不同,譬如十住位明心见性的菩萨有资格检验、评论、拈提七住位明心之菩萨,而七住明心之菩萨尚且不能眼见佛性,如何能评价十住位之菩萨呢?


佛法修证不同于世间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可以莫衷一是,可以各有所云,而佛道之修证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定要依教奉行,不可以僭越。陈永泰先生便是沉浸在自己大学教师、医师、国际学者等学术研究者的角色中不能自拔,才会自以为是,不自量力地胡乱检验、评论、拈提恩师平实导师,才会把这等不伦不类的文章发表于网络,才会被诸具正知正见之菩萨所评论拈提。(笔者案:每每有浅学之人把世间法之成就,地位,知识渊博等当作是佛法中的多闻、智慧、证量,然而两者之间截然不同,前者是无常生灭的生死流转之法,后者是能出三界,能知实相,令使成佛之无漏法。琅琊阁等推崇的印顺法师及琅琊阁、陈永泰等皆不明此理,才会造下妄说佛法、破坏正法之地狱恶业。)

 

 辨正三:平实导师对于自己过去世的经历只是如实而说,并非夸大事实


 

每个人都有无量的过去世,凡夫如此,菩萨亦如此。菩萨发愿在五浊恶世度众,这也并不稀奇,譬如楞严法会上,阿难尊者就发下大愿“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而各位看官我们想一想,那菩萨生生世世在人间是为了干啥呢?对了,当然是弘法利生呀!所以不同时期的某些祖师实质上是同一个人这也不足为奇。


陈永泰在《忏悔文》中说:“……‘正觉的神话太多了!亲教师上课经常提萧导师的前世是XXX,后来又是XXX…,学佛不可以是这样子!听得我面红耳赤,羞愧到无地自容。”


如果是这样的话,难怪陈先生学正法会学的如此之痛苦,因为翻开大乘经典,许多处都会让您看得面红耳赤,羞愧到无地自容。文殊师利菩萨何许人也?《法华经》云:七佛之师,古佛再来;观世音菩萨何许人也?忏本上云:过去正法明如来是也。这样的例子,经典中太多了,菩萨不可以提自己的前世是谁?后世是谁?先生您这是要责备佛经乱讲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