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志成先生聊聊52 | 平实导师的慈悲(十八):说明「灭相不灭」中还有第八识真如 2

 但事实上经文中确实有提到真如二字。


两段经文前面都在说意识心(死后)灭了可以再生吗?答案是不能生。意识心出生了以后有灭相(灭法)吗?答案是心生了就会灭,一定有灭这个法()


又问说「有灭法的意识心,将来不会灭吗?」答案是:「不是,有灭法的意识心,将来一定会灭。」


《小品般若经》中说的「须菩提!于意云何?是灭相,法当灭不?」「不也,世尊!」这段就是印顺引用来说「灭相不灭就是不断不常」的经文,印顺的意思是说「灭了以后」的灭相,这个灭相永远不会消灭,所以称为不断;然后灭相又称为不常,因此非断非常。但佛陀的意思不是这样,佛陀是说会灭的法将来一定会灭,然后又在后续经文中提到「真如」。

《大般若经》中是这样说的:【佛告善现:「于意云何?若心已生,有灭法不?」善现答言:「如是!世尊!若心已生,定有灭法。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有灭法心,非当灭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有灭法心,决定当灭。」】


玄奘菩萨翻译的《大般若经》中这段讲到,佛陀告诉善现(须菩提)说:「真如为能见真如不?」善现(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真如)确实不能反观自己,因为无覆无记性,所以不能反观自己,也不能反观自己的真如法性。经文中提到离开真如(第八识)不会有意识心,意识心也不是真如(第八识),因为真如心与意识是同时同处的二个心。

大般若经中也提到「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真如是不生不灭的!由此可知真如就是出生诸法的第八识如来藏,又称为法身。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01-600)》卷569〈法性品 6〉:「天王当知!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灭(),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清净不变如虚空,无等等,一切三界无有一法所能及者,遍有情身无与等者;清净离垢本来不染,自性明净、自性不生、自性不起,在心意识非心意识,性即是空、无相、无愿;遍虚空界诸有情处一切平等,无量、无边、不异、不别;非色、受、想、行、识,不离色、受、想、行、识,非地、水、火、风大,不离地、水、火、风大;无生,不离生;虽逆生死,不顺涅盘;眼不能见,耳不能闻,鼻不能嗅,舌不能尝,身不能觉,意不能知;不在心意识,不离心意识。」(CBETA, T07, no. 220, p. 937, c15-28)

[6]诤=灭【宋】【元】【明】。


真如就是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第八识,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八地时改名异熟识,佛地改名无垢识。如  佛陀在《入楞伽经》卷 814 剎那品〉中说:「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入楞伽经》卷711 佛性品〉佛又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之四〉云: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


意思就是说,如来藏是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根本因,如来藏能够普遍出生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如来藏就像魔术师一样,如果我们是造五戒十善等善业,如来藏就依照我们的善业,将我们出生到人道或天道。而如果我们是造恶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出生到三恶道中。但如来藏自己却是离开「我执」,也离开了我所领受的色身与六尘的执着!如来藏只是依照我们的「业种」来出生我们未来世的善恶苦乐等果报,而业种收藏在如来藏中,所以称为阿赖耶识。如来藏本身是完全无我性的,因此称为「自心如来」。而外道或凡夫众生因为没办法觉悟这个如来藏自心如来的所在,因此就想象有个造物主存在,但那却是因为没有开悟明心而自己发明的结果!


因此印顺说灭相不灭的道理是错误的!佛陀的意思是说意识心一定会生灭,而且这一世灭了以后不会再出生,意思是意识不能去未来世,当然此世意识也不是从前世来的。因为若没有真如(第八识如来藏),灭除一切法的时候就会变成断灭空,所以灭相不灭的情况下,必须还有真如第八识。


由此可知,平实导师并没有乱说法义,都是依照玄奘菩萨所翻译的《大般若经》中的开示,证明了灭除一切法之后还有第八识真如。

我们修行最终还是要回归实修才妥当!如上面两篇所说的:

平实导师的慈悲(十六):教导学人忆佛念佛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55340

平实导师的慈悲(十七):让佛法回归实修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7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