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志成先生聊聊54 | 平实导师的慈悲(十九):为众生证明第八识是常住法 1

 

与张志成先生聊聊54 | 平实导师的慈悲(十九):为众生证明第八识是常住法

 (20201027)琅琊阁中的某某爸新文章说到阿赖耶识不是常住法,这个跟以前2003年时法难的法义一样,那我们今天就来用佛陀在经典的开示与平实导师书中的开示来证明第八识是常住的,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也就是法身。(第八识灭掉阿赖耶性时就称为异熟识,又灭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与所知障之后就称为无垢识。)


佛在经典中说如来藏就是法身,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CBETA, T16, no. 668, p. 467, a16-21)


下面再引几段经文证明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并且是常住的。


佛陀在《入楞伽经》卷 814 剎那品〉中说:「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入楞伽经》卷711 佛性品〉佛又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之四〉云: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

《大乘密严经》卷1〈妙身生品 2〉:「仁主!阿赖耶识虽与能熏及诸心法乃至一切染净种子而同止住,性恒明洁。如来种姓应知亦然,定不定别体常清净,如海常住波潮转移。阿赖耶识亦复如是,诸地渐修下中上别,舍诸杂染而得明现。」」(CBETA, T16, no. 681, p. 727, b15-19)


《大乘密严经》卷3〈阿赖耶微密品 8〉:

「赖耶体常住,  众识与之俱,

 如轮与水精,  亦如星共月。

 从此生习气,  新新自增长,

 复增长余识,  余识亦复然,

 如是常轮转,  悟者心方息。」(CBETA, T16, no. 681, p. 740, c27-p. 741, a2)


《大乘密严经》卷3〈阿赖耶即密严品 8〉:

「如来清净藏,  亦名无垢智,

 常住无终始,  离四句言说。

 佛说如来藏,  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  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  展转无差别。

(CBETA, T16, no. 682, p. 776, a11-1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报恩品 2〉:

「众生本有菩提种,  悉在赖耶藏识中,

 若遇善友发大心,  三种炼磨修妙行,

 永断烦恼所知障,  证得如来常住身。」(CBETA, T03, no. 159, p. 305, a13-16)


总之,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也就是如来藏,也就是法身,也就是真如。然后是常住的!常住的!常住的!讲三遍!


佛陀说众生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身,法身是不断的,是不生不灭的。请继续看经文怎么说!


《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8]二法者,义一名异。」】(CBETA, T16, no. 668, p. 467, a22-b19)


佛陀说这个法身如果被无量无边的烦恼所缠缚,从无始世来一直流转生死,那此时就称为众生。而如果此法身,经过修行厌离了世间生死苦恼,舍弃一切欲求,来行十度波罗蜜,修行八万四千法门修菩萨行,那此时就称为菩萨。而此法身如果离开了一切烦恼,度过了一切苦,离开了一切烦恼障的习气种子,而得到了究竟的清净,离开了一切障、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那此时就称为佛,如来、应供、正遍知。


平实导师教导我们的开悟明心要证第八识如来藏,就是要证得我们自己的法身啊!法身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啊,禅宗说的本地风光,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因此师父平实导师教导我们的法是不会有错的,就是佛陀说的正法。六祖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跟我们正觉同修会悟的第八识一样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00〈法涌菩萨品 78〉:「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CBETA, T06, no. 220, p. 1068, c24-28)


如来法身就是真如法界,也就是说第八识就是真如。《大般若经》中的真如就是第八识如来藏。


这我们在上一篇也提到过:平实导师的慈悲(十八):说明「灭相不灭」中还有第八识真如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81129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CBETA, T12, no. 353, p. 221, c10-11)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CBETA, T12, no. 353, p. 222, b5-14)


《胜鬘经》也说如来藏常住不变,就是第八识!还提到了本际,阿含经中提到了涅盘本际,其实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独住的境界。


第八识在众生位时称为阿赖耶识;修到阿罗汉时,因为就灭除烦恼障,此时第八识称为异熟识;到了佛地灭除了所有二障(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与所知障随眠),因此佛地的如来藏称为无垢识。琅琊阁误会以为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就灭除了阿赖耶识,事实上是灭掉阿赖耶的名称,而非灭除第八识本体。


在玄奘菩萨著作的《成唯识论》卷3中也提到:「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麁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勿阿罗汉无识持种,尔时便入无余涅盘。」(CBETA, T31, no. 1585, p. 13, c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