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志成先生聊聊58 | 平实导师的慈悲(二十一):教导弟子每天供佛修集福德 2

总之供养的方法很多种,还有一种就是法供养。如《优婆塞戒经》卷3〈供养三宝品第17〉中云:

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4

此段经文的详细解释请详见平实导师所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第68-71 页。(正智出版社,2010 10 月初版三刷)


总之诸佛的功德太伟大了,福德和智慧圆满,具备一切功德、一切大神通和一切大力,所以大家应当要供佛。我们来学学平实导师是怎么供佛的,平实导师说:

如果有人能以这些内涵详细地说出来赞叹如来,这个人就是真正的供养佛。所以我在这里解说如来的功德,也是在供养佛陀;……供佛的意义,一般人观念中总是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中:每天买了饮食、水果、香花来供佛。其实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说是供佛,我过去世的习惯是:凡是有人供养我僧服时,我就先拿来转供佛陀;因为我往世的习惯是不收钱财供养的,所以自己也没什么钱财;因此常常会有人送水果来供养我,我就先拿来供养佛陀。往世也常常有人供养我僧服,我就先拿来供佛,供佛以后就直接送到方丈室去供养克勤和上,这是我的习惯;如果方丈不用就会赐回来给我,我就转送给师兄弟们,……别人在我身上植福,我在佛身及克勤大师身上植福,所以这一世早早就可以退休专修佛法了!所以供佛的方法有很多,不必局限在一个小事相上。你能宣扬佛地的功德,这也是真供佛啊!因为你是以至诚心使众生对释迦佛产生了钦仰,这就是真正的供养释迦佛了。5


引用自《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70-71 页。(正智出版社,2010 10月初版三刷)


所以供佛的方法很多,我们每天要吃饭前,都可以先把自己的饮食斋饭先上供,过了二十分钟再拿下来,平常得到最新的干净衣服、生活用品都可以先供佛。《优婆塞戒经》卷3〈供养三宝品第17〉又说:

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可见供养佛的功德有多么的大!或许有人会怀疑说,布施不是除了施主和所施物以外,还要有对象啊!为什么布施给佛像、塔像可以得到福报呢?这个问题佛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中也有提到:

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者,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蓏,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


关于这段经文,平实导师也于《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第240241 页中开示:

有人这么说:「布施于佛塔、佛舍利塔、阿罗汉塔、菩萨塔、或者布施于贤圣像前,不能得到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因为你的布施没有人领受到,所以没有后世应得的福德。」但是佛说:「这个道理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说是不正确的呢?因为布施的人有信心的缘故。施主对布施的因果有十足的信心而作布施,由于这个缘故,应得这五个果报。」……佛又说明:譬如有比丘修集慈无量心。修集慈无量心时都是观想,由观想而得到慈无量心的成就,是由信心而得福报的。但是他在观想怨家、亲眷、一村、一国乃至一世界、十方世界的无量众生受乐,当他观想众生受乐时其实众生并没有在受乐,只是他观想所成的内相分而已,但是他也一样可以获得无量果报。譬如菩萨证悟之后,具足初禅又把慈无量心修学成就了,那他后世可以生为大梵天:初禅的第三天。也就是去当初禅天的天主,不是梵辅天也不是梵众天。这是因为他的慈心广大的缘故,使他的心地改变了!心改变了,所以他得到大梵天的果报,可以当初禅天的天主,但是不能获得财物布施的果报。同理,施主对布施的因果有绝对的信心时,虽然只是于佛塔、佛像前供养,还是同样可以获得无量的果报。……同理,布施于佛塔、佛像、大菩萨塔、大阿罗汉塔,因为都是福田,所以能在未来世获得种种物质上的果报。所以我释迦牟尼说:「因为福田而得果报,因为布施的物质财物而得果报,因为布施时有布施的主人,所以由施主得到果报。」


我们从佛陀的开示以及平实导师的说明就可以了解到供养佛塔、佛像亦是功德无量!接着我们再来引用一个佛经上的故事,讲到有一个人他供佛塔后,未来世得到殊胜果报,以此证明了供佛的福德、功德无量!请大家要多多供佛,并且鼓励家人、亲朋好友一起来供佛。我们教导所有众生都一起供佛,这样众生就会福报好,不会落入恶道,并能够走入佛法中。】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177386886


话说回来,平实导师与正觉讲堂的菩萨们那么努力布施、持戒行六度,导师完全不收供养,出版社所赚的钱一毛都没拿,全部捐给正觉讲堂;然后竟然还被琅琊阁诽谤说是骗子,真的不知道琅琊阁等人是怎么想的。导师经常说,成佛之道当中,智慧的部分导师已教导了很多,可由闻法而得,但福德的累积是很难的,每一个位阶的证得,都必然要有相应的福德所支撑。所以修行非是闻法之后一蹴可成,若无相应的福德支持,则无法安忍心得决定,不久随即会退转。然而师父也开示说,退转后心有质疑是好事!因为表示他们今天忘失所悟,于法无有胜解,或于当时心中有疑故不得深入体验,久而久之忘失了所悟内容,则必然胜解不成就,无法有念心所,必然不能受持所印持之内容,所以也就没有定心所,随后当然疑惑更大了。当事相上若一帆风顺时,这些烦恼被掩盖不显,一旦环境若不顺心,即内心的贪瞋无明爆发,则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修行人被骂被诽谤也是消业障,这样也可成就「忍辱」的福德功德,所以也要感谢琅琊阁帮助我们成就道业。


也希望琅琊阁诸君们能够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早日回归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