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错误的中观论述
否定了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里的如来藏学说后,印顺导师的中观学说便发生了根本的问题,以他最喜欢举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的八不中道为例,此八不中道为「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印顺导师的解释不外忽是,现象界的生灭都是依缘而有,互相依存,因此没有所谓不生不灭的东西,唯一不生不灭的现象,就是万事万物都不停生灭的这个道理,其实这个讲法,在佛教里头是戏论,戏论就是类似于哲学的空谈,是毫无帮助的,因为万事万物如果都不停生灭,那么做人有何意思?学佛有何意思?还不都是生灭吗?那么人跟石头又有何不同?像这些问题,印顺导师是无法回答的。
事实上,八不中道必须以如来藏作为基础,因为众生的如来藏,无始以来就不曾生灭 ,更无断常,爱憎,取捨,思量等体性,以如来藏的角度来说,万世万物皆为其所生,所依,因此儘管现象界有生灭的体性,可是那是因为生灭的现象界背后有个从不生灭的如来藏;尽管现象界有断常的体性,但那却是在断常背后有个远离断常的如来藏,因此现象界的生灭和不生灭的如来藏,可以说是不一(因为体性迥异),但也可以说是不异(因为生灭的现象界为不生灭的如来藏所生,所依),这样如来藏的体性,确实是无来无去的,这才是八不中道的正解,所以离开如来藏而谈八不中道,便只是一种类似哲学或玄学上的空谈;而如来藏虽然不生不灭,无形无色,却时时刻刻与每个众生的妄心配合运作,只是众生粗心大意,没有发现罢了,但那经过一些训练后,如来藏是确实可触证的,就像禅宗那些开悟的祖师们,所显现的机锋都是要让众生了解自己的如来藏在哪裡,都是无比亲切而且可以马上观察的。一但观察到自己的如来藏,就可以知道八不中道的学说,是亲切到如同在讲自己家里的事,而非如印顺导师所解释的玄学。
※四、对缘起性空的不了解
因为不相信如来藏的缘故,不论印顺导师或他的弟子们,便不相信后期的如来藏系经典为佛亲口宣说,他们反到认为早期的阿含经典,才是真正的佛教,并兴起所谓重视原始佛教的运动,他们高举阿含经典裡「缘起性空「的教示,并以此为最胜妙的道理,但问题是,缘起性空若离开如来藏的话,跟断灭空其实没什么两样,那么推到后来就是「一切皆空」,这点跟许多误会佛教的人士一样,讲到佛教就说是「空门」,是「这个也空,那个也空」(印顺导师弥留时之法语),但这是严重误会了佛法的空义,真正的空是依于如来藏来讲的,因为如来藏的体性如同虚空一样,能生万法,而且能执持业种而不坏,就连十方诸佛加上帝耶何华,也无法摧毁一隻小昆虫的如来藏一丝一毫,这样坚固且无形无相的体性,便是佛法里所谓的「真空」,这种真空,能生万法,坚固无比,无形无相,才是空的真义。
阿含时期的经典,其实早已多处预设伏笔在宣说此空义,到了唯识时期则不再隐覆而说,而是把真空的所依--如来藏毫无保留的宣说,因此不论是早期的阿含,中期的般若或后期的唯识,其实所讲的都西都是一样,只不过深浅有别,早期讲的浅,后期讲的深;好像讲一台汽车,刚开始说它的外型,然后渐渐深入到引擎、变速箱,但讲的都是同一部车,但像印顺导师与其弟子们,却说后面的唯识不同于早期的阿含,就好比说汽车的引擎不同于汽车的外型,因此说不是同一台车,这是因为他们误解了佛教的空义,不知空是依于如来藏的有而说空,而非「这个也空,那个也空」的那种空。
持笔者此种看法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当今的一些大德先不谈他,就拿太虚大师在「议印度之佛教」一文便曾批评过印顺导师,[似因庄严'独尊龙树'之主见,将大乘时代揉成支离破碎,殊应矫正],因此,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路线是正确的,但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则因独取偏狭的观点,而变成佛法的世俗化,肤浅化和发展成与印老「 大乘佛教」相违背的假原始佛教,这是很可惜的。
印顺导师的书,虽然批判性有馀,但批判的方向错误;虽然立意良善,可是成绩可议,破坏有馀,建设不足,整体来说 ,过大于功;而且所说违背玄奘大师甚多,社会上称之为「玄奘以来第一人」,实属过誉。或许有人会对笔者此篇文章不满,但在佛教的系统里,知见的正确与否远比表象来的重要,因此华严经里的婆须蜜多尽管是个妓女,也不妨她能够宣说胜妙的法义,而且法义上的讨论只要无涉人身攻击,这也是民主社会里和佛法里应受保障的权利,都是该鼓励的,关于印顺导师的功过,以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出来举证妙云集里的缺失,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表示一下对佛教哲学的关心。
所以,以他一生所信奉的「缘起性空」来说,那根本不会是佛教里最胜妙的道理,什么叫缘起性空呢?简单一句话其实就可以解决,就是万事万物都没有自己的主体,都是生生灭灭,那么有没有一个永恒的道理呢?有的,那就是万事万物都生生灭灭这个现象就是永恒的道理,这么一来的话,其实印顺导师的主张,跟佛教里所破斥的「断灭论」没有两样,「断灭论」基本的观点就是事物没有主体,没有自性,只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此说来,佛教反到不如一神教了,人家至少还有一个永恒的基督或天主,可是佛教呢?
首页 » » 评论南传佛教上座部及印顺法师 |
◆ 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印顺法师对佛教的功过(下) |
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印顺法师对佛教的功过(下) (当年玄奘大师译经的大雁塔,至今犹在;而其所传之"真唯识量",也仍保有一丝血脉,延续释迦牟尼的正教,在宝岛台湾缕缕不绝,不因印顺或达赖之打压否认而消失) 原文网址: 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印顺法师对佛教的功过(下) | 钵袋子--高高门庭深深水 | ledeparis | NOWnews 部落格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876&tid=33109&tyid=F#ixzz2HmO9aX9r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