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邪淫双修的达赖喇嘛,其统治手段源自于血腥的纳粹党

(图1:海因利希·哈勒尔)(图2:达赖喇嘛与海因利希·哈勒尔Heinrich Harrer)
提倡邪淫双修的达赖喇嘛,其统治手段源自于血腥的纳粹党


【枫华论坛】

                     纳粹党人和西藏“独立运动”
  
                                           -都人-


    由Julie Andrews主演的《音乐之声》(港澳等地译名《仙乐风飘处处闻》)
可以说家喻户晓。这场电影(原为纽约百老汇音乐剧)以奥地利von Trapp上校妻
子的自传为原本﹐描述三十年代奥地利人民反抗纳粹党人强迫“德奥合併”的动
人经历。七十年以后﹐这一历史事件的阴魂却突然对另一场好莱坞斥巨资精心製
作﹑原定今年十月八日正式出笼的政治电影《旅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
et)造成猛烈冲击﹐并对西藏“独立运动”及其领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第
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带来极其难堪的公共关係问题。



    事情出在达赖喇嘛的启蒙恩师﹑密友﹑顾问和长期政治支持者﹑奥地利出生
的海因利希·哈勒尔Heinrich Harrer身上
﹐盖《旅藏七年》正是根据哈勒尔自我
吹嘘的同名自传改编拍摄﹐其中将哈勒尔捧成“拯救西藏”的大英雄。整场电影
的政治主旨明显是为西藏“独立运动”张目。正当西方尤其美国影艺界和传播媒
介为这一“电影艺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大手笔紧锣密鼓地作最后关头的推销宣
传时﹐德国着名的《明星》(Stern)杂志却在五月末报道这位“大英雄”
哈勒尔原来竟是一个铁杆纳粹党人。真是祸从天降﹐有关人士不仅必须绞尽脑汁
应付“损害控制”﹐还被迫将早已完全杀青的影片大动手术﹐重作政治包装。向
来把哈勒尔捧到天上﹑正准备靠这场电影坐收政治红利的达赖喇嘛本人和他的西
藏“流亡政府”更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其实只要对有关人物历史略有了解﹐哈勒尔丑史的东窗事发并非突如其来﹐
笔者三年前就在中文电子刊物上指出哈勒尔入藏前原是“英管纳粹战俘营的逃犯
”。笔者当时强调哈勒尔这一背景的关键证据是他从英国纳粹战俘营逃亡的日期
﹕1944年4月29日。要说明这一日期对揭露哈勒尔政治立场的意义﹐我们
必须从德奥合併的历史讲起。



    自从普鲁士兴起之后﹐排斥奥地利一直是“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大政。他认
为德意志统一大业的先天障碍就是奥地利﹐不能不除﹐必须将其“屏诸四夷﹐不
与同德国”。统一固然是全体德意志百姓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奥地利“既不能令
﹐又不受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好割爱。1866年(大清穆宗同治五
年)的普奥战争(又名“七周战争”)便是俾斯麦“尊普攘奥”政策付诸实施。
结果奥地利惨败求和﹐丧权割地﹐被迫和德意志各邦分道扬镳。热切期待普奥久
战相互消耗以便从中渔利的法国大失所望﹐在外交政策上方寸大乱。1870年
﹐普法战争爆发﹐结果又是普鲁士大获全胜﹐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蒙尘。1
871年初﹐以普鲁士国王为元首的德意志帝国在巴黎附近凡赛尔宫举行开国大
典﹐德军佔据巴黎。三月﹐巴黎公社成立﹐五月﹐公社覆灭。八月﹐奥匈帝国被
迫与德意志帝国修好﹐表示接纳“七周战争”的结果﹐不再翻桉﹐“奥德分家”
遂成定局。1955年盟国《对奥和约》规定“奥德永远不得合併”的条文就是
再度重申这一历史。



    出生于奥地利的“不第艺术家”希特勒在本国走投无路﹐毫无成就﹐“转进
”德国后却利用德国一次大战战败的“屈辱”心理和社会﹑经济困境﹐发起纳粹
主义运动﹐一鸣惊人﹐最后通过“民主选举”出任德国首相﹐以此建立“第三帝
国”。早年在奥地利本国“怀才不遇”加上传统的大德意志野心作祟﹐使得吞併
奥国成为希特勒当政初期的最主要政治目的。我们也不能否认希特勒的另一项个
人动机﹕他并不是德国的土生公民﹐要在德国稳坐“元首”宝座﹐必须以德奥合
併来解除自己并非在德国出生这一政治隐患。至于此事与西藏“独立运动”领袖
和前些日子秘鲁总统藤森类似麻烦的巧合﹐限于篇幅﹐只能另文介绍。



    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显示大量正直的奥地利人坚决反对和抵制纳粹的扩
张“合併”行动﹐纳粹运动早期的“先锋组织”冲锋队在奥国被宣佈为非法组织
便是奥国政府维护本国主权独立的种种措施之一。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狂热追随
希特勒的奥地利纳粹分子也大有人在﹐在电影《音乐之声》中追求von Trapp家大
女儿的小溷溷便是典型。根据畅销德﹑奥﹑瑞士的《明星》杂志揭露﹐年青时的
哈勒尔也是这样一个早在1933年就加入当时非法(﹗)的冲锋队的铁杆奥地
利纳粹党人。1938年德奥合併后﹐哈勒尔公然加入臭名昭着的纳粹核心组织
﹑负责护卫“元首”希特勒的党卫军。在瑞士一次登山活动中哈勒尔充分体现了
“雅利安”人种“优秀性”这一纳粹核心理论﹐获得希特勒亲自召见﹐合影留念
。希特勒并特地“御命”哈勒尔训练德国的精锐部队﹐这些精锐部队正是后来“
贯彻执行元首最后解决方桉(Endloesung﹐英译为Final Solution──指对犹太
人的大屠杀)”的最主要凶手(参见纽约《每日新闻》本年六月19日报道)。
身为纳粹主义的忠诚信徒﹐哈勒尔在准备结婚时还特地向上级领导提呈男女双方
均为优秀纯粹“雅利安”人种的证据﹐由兼任“盖世太保”(德文略词Gestapo﹐
即秘密警察)总头目﹑1945年及早自杀﹑苟免纽伦堡绞刑处决的党卫军最高
负责人希姆莱Himmler亲自批准。哈勒尔在纳粹政权和党卫军中之地位影响由此可
见。



    但是大多数奥地利人并不是象哈勒尔那样的狂热“雅利安”分子﹐他们对纳
粹主义即便不是象电影《音乐之声》中的von Trapp上校那样坚决反对﹐也是三心
二意﹐身曹心汉。有鉴于此﹐同盟国于1943年11月30日发表着名的《莫
斯科宣言》﹐正式宣佈德奥合併非法和无效﹐承认奥国是纳粹德国侵略的受害者
之一﹐号召奥地利人自我解放﹐反抗纳粹德国。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莫斯科宣言
》是一项重要军事决策﹐其出发点即是笔者多次论证的“离强合弱”。《莫斯科
宣言》也同时提出警告﹕任何奥地利人如果在此后继续认同纳粹德国﹐将被盟国
视作纳粹分子并负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莫斯科宣言》一经公佈﹐在英国和
其他盟国控制区﹐奥地利人纷纷成立反纳粹组织﹐公开与纳粹和希特勒决裂。英
国也加速自1939年就开始的对奥国籍战俘的甄别﹐只有拒绝接受《莫斯科宣
言》的铁杆纳粹分子才被继续视作敌俘﹐不予释放。



    在这一背景下﹐因为来亚洲“登山探险”而在二战初期被英国扣押﹑自己承
认曾经多次企图突狱去投靠正在中国和东南亚肆虐的纳粹德国轴心盟友日本的哈
勒尔却于《莫斯科宣言》发表近半年之后﹐再次试图越狱﹐结果成功逃出战俘营
。从《莫斯科宣言》公佈﹑英国加速甄别释放奥地利战俘和哈勒尔的越狱时间顺
序﹐他的政治立场和属性一目瞭然。在投奔“大日本皇军”途中﹐哈勒尔滞于拉
萨。“天高皇帝远”﹐对中英联合抗日十分不满的英国驻藏最高负责人﹑苏格兰
人黎吉生(Hugh Richardson)擅自收容继续以敌国德国人自居的哈勒尔﹐于是哈
勒尔开始他的“西藏七年”之旅。


    哈勒尔在拉萨成为达赖喇嘛的启蒙恩师﹑密友和政治顾问。我们无法知道在

向年青的达赖喇嘛教授“数学﹑英语和体育”的同时﹐这位直到战后还以德国人

自居的纳粹党卫军还灌输了多少他奉膺不渝的西方“雅利安”优越性理论。我们

可以明确了解的是在1947年色拉寺大批反英喇嘛被屠杀的西藏小型内战和亲

南京中央政府的前摄政热振呼图克图第五世(1914-1947)被逮捕谋杀

等重要事件中都有哈勒尔的身影。我们也知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达赖喇嘛一

直将哈勒尔视为他最亲近信赖的西方密友而大加讚扬。远在西藏“和平解放”十

七条协议签署之前﹐中共军队于1950年十月越过金沙江之后不久﹐自谓“西

藏政府官员”的哈勒尔即仓惶逃亡印度﹐并与当时积极在西藏开展秘密活动的美

国官员有过密切接触。此事不果之后﹐以(纳粹)德国人自居的哈勒尔并不回到

已经恢复独立并在清算纳粹分子的祖国﹐也不投奔当时经济迅速复兴﹑以严格执

法杜绝纳粹宣传自栩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反而定居于因“洗钱”和其他非法活

动闻名于世的山区蕞尔小国列支敦士登﹐其中种种历史关节和耐人寻味之处﹐无

法一一详论
。电影《旅藏七年》原定版将哈勒尔描绘成西方的“大英雄”﹐良有以也。

    美国在二次大战之后出于私利包庇保护大批纳粹分子并非秘密﹐有证据表明知道

哈勒尔的纳粹身份和立场的人为数不少﹐甚至连《旅藏七年》的製片商事先都有所闻。

但是由于明显的政治需要﹐达赖喇嘛的密友哈勒尔多年来被西方各界逐渐捧成

“人权斗士”和“英雄”。近年来随着中美关係的变化﹐国际地缘政治的变迁﹐

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的需要﹐哈勒尔在西方越来越红
。电影《旅藏七年》的拍摄正是

此事的顶点。


    一心一意要充分利用好莱坞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来塑造一个“反抗中国压迫西藏”
的大英雄﹐製片商TriStar特地找到有硬汉形象的影星Bratt Pitt出演哈勒尔。为了饰演
“标准雅利安人”哈勒尔﹐Bratt Pitt还专门将自己的头髮染成金黄色﹐考虑不谓不周。
万事俱备之际﹐却不想向来与保持“政治正确性”的美国传媒大相径庭的德国新闻界
毫不买账﹐半路杀出程咬金﹐在节骨眼上捅出这样一个大漏洞。事发之后﹐《旅藏七年》
片商﹑达赖喇嘛和其他“同情西藏人士”等企图以大事化小﹑轻描淡写等进行“损害控制”
以及美国主要传媒的一些表现都可圈可点﹐令人大开眼界。例如在美国政治影响数一数二
的《华盛顿邮报》便力守鸵鸟政策﹐至本文完稿时尚未刊载过关于哈勒尔纳粹身份的片言
隻字﹐用心可谓良苦。可是最近瑞士银行不得不开始公佈当年贪佔被德国迫害的大批犹太人
的财产详情﹐纳粹当年的恶行又重新在新闻中曝光。在这样的形势下﹐正如《洛杉矶时报》
承认﹕达赖喇嘛密友和政治顾问哈勒尔的纳粹丑史很难被一手遮天而掩盖带过。至于
《旅藏七年》能否在临时“紧急抢修”后如期推出﹑它的票房价值和许多人为此长期策划
的政治效果如何﹐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提交于97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