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覆网友关于萧平实老师之「印证」与「授记」问题

 

网友一心法华云:

【您说正君子是对法不对人。您的导师萧平实,为他的门下弟子记他们证得什么什么果位,从佛经所得知,也只有世尊,佛,唯一可以如是授记;余之身份皆是密因不显。愣严妄语篇不是明言阐明,佛入灭后,敕后后世修行人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兮。从然是处于魔位众生,也是佛与我们告知,非我们可以善知他是什么身份和那一果位众生。因为魔本身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魔,亦如贼不承认自己是贼同理。 】

答复:

一心法华大德:

晚上我花一点时间找经论求证,内容有一点长,说明如下:

●经中所说的「记」或「授记」、「记别」的意思,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义意:

1、是说佛记别弟子捨报后会生到哪里去。例如为犯戒弟子记别堕饿鬼道,为阿罗汉记别捨报后入无馀涅槃。
2、又佛陀开示了义法时,亦名记别。
3、授记某弟子或某菩萨未来何时成佛,并记其佛国之名为何?记其弟子有多少?亦记其佛号为何?记其寿命多少劫?记其佛之正法、像法、末法有多少劫?

所以对人而言,经中所说之记、授记、记别,是在讲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为某弟子印证当下已发生的事。例如开悟来说,有没有证悟,当下以机锋堪验,若有证悟就是「印证」开悟,而不说「授记」你开悟。因为他已经当下就开悟了,何以要再多此一举「授记」他未来何时会开悟呢?因为记或授记有「未来完成式」的意思。而不是印证某人当下开悟的「现在进行式」或某人过去曾经被印证开悟的「过去完成式」。

●以上是从狭义来说记、记别、授记。
广义来说,记别不唯是佛为弟子记别如何,菩萨亦可为善弟子或恶弟子记别,例如为具正知见者、护持正法者记别未来或此生,可以证悟。亦可为恶弟子记别此生不能证悟,来世下堕三恶道。又例如大德来此诽谤平实老师,我亦可为汝记别汝若今生不公开忏悔者,来世必然下堕三恶道,此亦是记、记别,而不是在咀咒一个人。这是根据简单的因果报应之定律,或从五戒、菩萨戒的常识来说某人造善,未来可以得善果生善处;某人造恶,于未来得恶果生恶处。这亦是记、记别、授记。只是这个「记、记别」是从广义来说。若未来某人真的下堕三恶道,沦为畜牲道时,若有某位具宿命通者,看见牠过去世因为诽谤平实老师而沦堕畜牲时,这时候就可以称为「印证」。但这样的「印证」是用在确认某人已堕入三恶道,并不是印证他开悟。故此是从广义来说「印证」。

●以下是关于「印证」一词的定义,主要是针对「证果」而言。请参考淨宗初祖慧远大师的着作:

《大乘义章》卷13:「云何印证。谓凡夫时断欲界中六品烦恼。后入见道。道比智时印先无为。即为斯陀解脱之果。若在凡时。断欲界中九品惑尽。后入见道。道比智时印先无为。为阿那含解脱之果。故名印证。于欲界中馀品尽处及上二界烦恼尽处则不印证。以非得果休息处故。」(CBETA, T44, no. 1851, p. 737, c12-p. 738, b6)


●以下是禅宗祖师语录公案里,普遍为弟子「印证」开悟之事实;若真如您的荒谬逻辑「师父为弟子印证开悟一事,为佛所不允许者」,那一切禅宗证悟祖师,皆不应该公开为弟子印证为悟,亦不应记录在公案语录里说我为某弟子印证为开悟者,那禅宗的公案也不会有超过上千则,而被印证的开悟者也不应该有超过千位吧?而且禅宗在中国也应该只有初祖达摩而不会有二祖慧可的出现。因为依您逻辑来论,达摩不应该为慧可「印证」开悟啊。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卷1:「师在云居作首座。一日到西积庄。遇一暂到。从圆通来云。因看首座颂女子出定话。有箇悟处。特来求首座印证。」(CBETA, T47, no. 1998B, p. 950, b19)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12:「和尚肯我印证我。此恩难报。」(CBETA, T47, no. 1997, p. 767, b4-a9)

《景德传灯录》卷21:「一日鼓山上堂召大众。众皆迴眸。鼓山披襟示之。众罔措。唯师朗悟厥旨入室印证。」(CBETA, T51, no. 2076, p. 378, b9-8)


●此外,若针对「记」一字来考证,记尚有分为二种:一是「有记」二是「无记」。依心的体性而言,有分为「有记性」与「无记性」。若依第八识如来藏所收藏之业种,亦即第八识收藏五蕴身所造作之身行、口行、意行所成之「有记业」与「无记业」二种。「有记业」分为善业与恶业。而「无记业」非关善恶之业。然而这个有记与无记,无关此次争议,故不摘录经典解释。


●以下所摘录之经论是依此次争议有关记、授记、记别之证据,请参考以下经典:

《瑜伽师地论》卷25:「云何记别?谓于是中记别弟子命过已后当生等事。或复宣说已了义经。是名记別。」(CBETA, T30, no. 1579, p. 418, c7-b19)

《金刚映卷上》卷1:「三、者。梵云和罗那。记别即经。记别之经。通二释也。

一、记大人当成佛事者。如涅槃云。何等名为授记经。如为经律如来说时为诸人天授佛记别。汝阿逸多。未来为王名曰穰佉。当于时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授记经。
二、记弟子等者。杂集论云。谓于是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得涅槃。生处无別也。
三、记别诸法者。杂集云。又了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意故。」(CBETA, T85, no. 2734, p. 59, a16-25)

佛说十二部经,其中有一部叫做授记经,例如为弥勒菩萨授记当来下生弥勒佛。

《大般涅槃经》卷15〈8 梵行品〉:「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他本云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中略)何等名为授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为诸大人受佛记別。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蠰佉。当于是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授记经。」(CBETA, T12, no. 374, p. 451, b17-c8)

《悲华经》卷6〈4 诸菩萨本授记品〉:

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四
尔时五人即至佛所以所得物。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供养已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令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即与五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手龙汝于来世贤劫之中。当得成佛号坚音如来。十号具足。坚音如来般涅槃后。陆龙次当作佛号快乐尊如来。十号具足。快乐尊佛般涅槃后。水龙次当成佛号导师如来。十号具足。导师佛般涅槃后。虚空龙次当成佛号爱清淨如来。十号具足。爱清淨佛般涅槃后。妙音龙次当作佛号那罗延胜叶如来。十号具足。善男子。宝藏如来记是五人贤劫成佛已。宝海梵志」(CBETA, T03, no. 157, p. 202, b12-27)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4〈10 十千人授记品〉:
「十千人授记品第十

善男子。于尔时十千懈怠者同发声言。唯世尊。我等欲于淨佛土中。成如来应供正遍知。所谓世界普贤菩萨行菩萨行所修淨处。如是我等行六波罗蜜。满于佛土逮成正觉。善男子。宝藏如来亦复如是。彼十千懈怠者。 如普贤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汝等亦于周匝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千人同号智炽锺自在声如来。复有千人同号摄自在师子音如来。复有千人同号无垢声自在王如来。复有千人同号除恐畏音自在王如来。复有千人同号善无垢声光曜自在王如来。复有五百人同号日明如来。复有五百人同号日藏自在王如来。复七号龙雷如来。八号无畏称王无垢光如来。十号无光音如来。十一号称自在声开法称音如来。九号德法称王如来。二十号不可思议意王如来。三号宝幢月自在照牟尼智自在牆微无味王不可思议意智藏如来。十五号智高幢如来。五十号智海王如来。二号大精进音自在王高德劫如来。八十号智无尘疾如来。九十号自在种如来。一百号智善无垢雷自在如来。八十号非食德海王智集力王如来。 ....」(CBETA, T03, no. 158, p. 256, b15-c27)


《妙法莲华经》卷3〈6 授记品〉: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 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讚歎,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淨。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CBETA, T09, no. 262, p. 20, b25-c9)


本文来源:
�X�B: (原创)说萧平实是魔请给个切实的理由 - 正确医药常识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LEELEE123/6913080#ixzz2GuEBCM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