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双身法黄教祖师--宗喀巴(广论)淫人妻女秘密大公开 |
◆ 我毅然决然离开新竹凤山寺的《广论》团体,重新寻找真善知识。 |
佛於《佛藏经》卷二已经说过: 【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坏我正法。】 《大般涅槃经》卷七也说过: 【佛告迦叶:「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世尊的预言,千余年来已在娑婆世界应验了,这就是末法时代正法将灭的象征。因此,广老入灭后,当时人间已经没有宗门正法的证悟者住世了,所幸后来有平实导师再将宗门正法命脉延续下来,乃至擎正法之大纛、建大法幢接引福德因缘具足之学人,得入宗门正道。 甚深法义的圣教,目前在人世间被浅化、世俗化、学术化、外道化、鬼神化、商业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藏密外道应成派中观的邪见所导致。而显教法师们引进藏密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极力推广印顺的《成佛之道》六识论邪见,则更加巩固了藏密外道的应成派中观之六识论邪见;大众无择法慧眼,盲目追随瞎眼阿师,更加速了正法的衰竭;如不立刻起而摧邪显正,则古印度密教灭法时期的故事,将会在现代的人世间重演。
宗喀巴又把 佛三转法轮增上慧学之深妙法贬为不了义,而把其误会般若诸经说为无上无容的究竟了义正法,这又违背《解深密经》中之佛意; 佛於《解深密经》中曾经说过,三转法轮的唯识诸经才是无上无容的究 竟了义正法。宗喀巴又不懂般若经的真正意旨,他以为般若经只说一切法空,以意识心观察一切外法皆空而意识不空,就是证得空性;他却不知道般若经除了讲说蕴 处界一切法空外,还说有一个真实不空的实相心,所谓证空性,就是要触证这个实相真心,才叫作证空性;并且还要观察意识心也是无常生灭的无常空。 宗喀巴也不懂《解深密经》所说:「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就断章取义说出「无自性能生一切万法」、「无自性生就是无生」等等邪见。宗喀巴又不具禅定之证量,《广论》所说的禅定修证过程,一字不漏的抄自《瑜伽师地论》,然后加以扭曲解释,完全没有自己的实证证量;他不瞭解圣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的义涵,以致说法时错误百出。 宗喀巴又认为显教不究竟,一定要入密咒乘才究竟,而密咒乘的无上瑜伽却是男女双身修法,是世间最粗重鄙俗低下之法;想要详细瞭解者,可以参阅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即知他以种种暗语详细解说男女双身修法。《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后半部所说止与观,也都是这种男女双身修法。宗喀巴如是种种不如理、不如法的邪说邪见,如是诽谤三宝之事实,不胜枚举,笔者将会在本书中一一提出并平议之。而未断我见的凡夫宗喀巴,还被藏密外道尊称为大师、至尊;还以邪见著书立说,断送众生法身慧命,误导后世学人走向下堕三涂的不归路;其罪过之大,若非无间地狱罪报绝难酬偿,故为救宗喀巴之徒众及此世后世学子,不落他的菩提道与密宗道二种《广论》的邪见深坑,应当举出其邪谬处辨正之。 真 正的菩提道只有二道,一条是解脱道,一条是佛菩提道,而佛菩提道又含摄解脱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佛法;至於他的密宗道,完全是外道淫乐「艺术」,纯属世间 淫欲的享乐法,与菩提道的实证完全无关;只会使人下堕三恶道,不会使人获得丝毫菩提道的证量。解脱道断烦恼求解脱,是三乘都必须修的共道;诸学人修学解脱 道之次第:第一,以现观蕴处界虚妄的世俗谛慧力,先断除身见(萨迦耶见)、 戒禁取见、疑见等三缚结,证得初果解脱。第二,把贪、瞋、痴烦恼淡薄,证得二果解脱。第三,再断更深细之欲界贪、瞋、身见、戒禁取见及疑见等五下分结,取 证初禅或更高的禅定证量而证得三果解脱。最后,再断色爱结、无色爱结、掉结、慢结及无明结等五上分结,证得四果阿罗汉。此时三界爱的烦恼不再现起,称为出 离三界生死的圣人。 佛菩提道之修学,不是专在解脱道上用心断除我执,主要是断我见及证得一切有情本来就有的实相心,此心即是空性如来藏,或称为第八识──阿 赖耶识。大乘学人未证得空性如来藏之前,只能称为随顺学佛,只於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证得空性如来藏,若不退失时就是入菩萨七住位,此时称为开悟「明心」, 或说为证「空性、真如」,是真见道位的贤者,我见自然可以断除,其解脱功德相当於解脱道中的初果圣人,但初果人却不懂他的实相般若智慧;此时才算是真正的 踏入大乘佛门,般若总相智从此展现,然后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菩萨开悟明心后有了般若总相智,再於悟后起修般若別相智,历经菩萨三贤位:十住、十行、十 回向,圆满般若別相智及具足应有的现观与福德,发起初地应有道种智的少分,才算能登初地,成为入地心的初地菩萨。登地后进入修道位,开始修学初地菩萨应修 的道种智,满足初地心,转入二地而次第修学,直至成佛时圆满道种智而称为实证一切种智。 此二主要道: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为一切菩萨必修之道,佛法中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行。学佛的人,一开始,两道都要同时修,一方面修断我见烦恼,同时也要修证空性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所在─现 观祂的真实性与如如性,名为实证真如;两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切众生解脱生死之苦迟早都要修学此二主要道,是无法躲避之事;现在不学,将来也必定要 学;今生不学,未来无量世以后也必定要学;只是早学早成佛,晚学晚成佛的问题,因为只有佛菩提道是三界中的最究竟法,佛菩提道却是函盖解脱道的,此二道都 是在三界中修学的,界外无法可学,而其他所有诸法都不究竟。既然必定要学,不如现在就学,因此审慎选择善知识就相对显得重要了。善知识者,必定是自己已亲 证解脱道及般若实相,并能教导众生同证声闻果与般若实相者。如此善知识在广钦老和尚入灭后,而广老之正法又未传与后人之际,似乎如是善知识在人间已经找不 到了;但是众生福报尚未用尽,灭法期尚未到来,得佛菩萨之加持,真善知识再度示现人间,教导众生开悟成佛之法,如果学佛人能遇见并且不错过,此乃是学佛人 之最大福报也。 以末学的亲身经历来说,末学曾经於新竹的藏密应成派中观,在台湾弘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团体」护持八年之久;在这期间,不但认同许多西藏喇嘛教的邪说、邪法、邪教导,而且还广为宣说,譬如为人宣说:只要熟背《广论》就可以成佛、末法时期没有证悟这回事、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不谈阿弥陀佛、只要多思惟、多观想就可以成就,得初果是异想天开、证空性不是今生之事、护持法人事业(此事业不是 佛说的弘法事业,而是在他们的贸易赚钱的事业中做义工)就是福智资粮、否定末那识及阿赖耶识、除《广论》外不须研讨其他佛菩萨的经论、不必了解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无上瑜伽是最殊胜之法……,不胜枚举。 末学离开藏密的团体之后, 到处寻觅真善知识,还好在此有生之年,正法缘成熟,在正觉讲堂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在导师平实菩萨与亲教师 正圜菩萨教导之下,从头开始修学真正的佛法。在禅净班上课期间,透过善知识的教导,修学动中定力及参禅知见;善知识并且谆谆教诲一定要如法忏悔等事,把往 昔的诸恶业忏除干净,并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发起菩萨大愿;不但自己求悟得悟,更要帮助他人能求悟得悟;最后把功德回向累劫之怨亲债主,以减少道业上的障 碍。 鉴于末学过去的愚痴行,并庆幸此世正法缘成熟,於此有生之年值遇真善知识,在真善知识教导之下,现观《法华经》所开示的无价珍宝;感恩之余,乃於佛前发大誓愿,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永不取证无余涅槃;又深感藏密外道宗喀巴邪说毒害众生之严重,更为了续佛慧命,乃奋而发愿荷担如来家业,并负起摧邪显正之重责大任,经平实导师与诸亲教师不断的加持,与正觉同修会诸菩萨的关怀鼓励,本书才能顺利的完成,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之编辑是依据宗喀巴造、法尊法师翻译,福智之声出版社所出版之《菩提道次第广论》为蓝本,按照其内容之传承、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及別学后二波罗蜜多(止、观)之次第,分为章、节、目而平议之,唯作法义上的辨正,而无人身攻击。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最离谱者,为「別学后二波罗蜜多」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此部分佔去《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半,是宗喀巴造论之重点所在,也是宗喀巴造论时最得意之处,然此部分也正是违背佛菩萨经论最严重之处,更是研读《广论》者最不能瞭解之处。 有鉴於此,末学也在平议「別学后二波罗蜜多」的部分著墨甚多,几乎把每一段落都提出平议之,因为《广论》中处处错误,令人不得不一一加以辨正,期望能拯救 更多身陷藏密邪法中的学人回归正法、免堕三恶道。也期望已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前半部,而尚未修学「后二波罗蜜多」之学人,或已阅读而不能瞭解之学员, 或误解而不知其错谬处之学者专家,在阅读本书之后,能了知真正正法与《广论》邪说差异之所在,能及时临崖勒马;如果继续依之修习、依之传扬,必堕邪见深 坑,因而造就诽谤正法之无间重罪,腊月到来,死相难看、后世异途,也就在所难免了。 本书从头开始都未曾对任何人──不论出家或在家众──作 人身上的评论,未来也将如是,因为人身高矮美丑等等无关佛法真实义故,末学只是针对法义上的错谬来作辨正罢了。但值此末法时期,群魔倾巢而出,欲令世尊正 法消失於人间,是故邪说、邪论充斥人间,已至汗牛充栋的地步了;而众生又无择法慧眼,往往相信魔说却不信佛语,总是认定表相而不依法义实质,因此 佛陀正法已濒临续绝存亡之际了;为了续佛慧命,以悲心故擎正法纛,祈愿众生有得度之因缘者,普皆能趣入佛门正法,为此而作此书。 以上文章摘自:广论之平议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 (自序)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