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為什麼南傳佛教上座部的修行人 不能證得阿含解脫果?

網友來信:

您好!您說『例如常常有人想要把打坐中的生滅意識心修成不生不滅的涅槃心;請問,這樣子的顛倒見,眾生之苦可以滅除嗎?』-這句話要去掉吧?!要不然會引起口水戰啊!

聖 嚴法師過世了,要不然可以寫信跟他說,緬甸佛教不表示南傳佛教,那只是一部分而已。聖嚴法師不了解南傳佛教。據自己目前所知道,清淨道論只有緬甸佛教的帕 奧派系在讀這本論,也只有帕奧派系在修這個法門,其他緬甸派系也反對帕奧的禪修法門,因為出了很多瘋子,也出了很多頭痛已經接近瘋掉的禪修者。據以前跟緬 甸比丘學習巴利文的時候,他說緬甸大部分比丘都要學阿毘達摩,因為那是修行的基礎,需要參加國家認證的考試,沒記錯他說有五級考試,非常難考因為都很難, 考過了才能當老師教學生禪修。但馬哈希,恰密,班迪達派系就不需要。泰國的所有派系包括城市和森林派系只讀阿含經,也有國家認證的考試,有些讀過阿含經的 比丘開示時會舉出很多佛陀時代的故事,就沒有一點清淨道論的東西。斯里蘭卡有非常原始巴利原文的經典,沒問過他們是否有修清淨道論。他們的出家人都要學習 原始巴利文經典,他們說跟斯里蘭卡文有點接近所以學習對他們來說不會太難。

請 問為什麼一定要學習論?為何不學習佛陀教導的佛法而要學習大論師或大思想家的論。不是很奇怪嗎?難道佛陀所教的佛法不夠完整,我們還需要引用什麼什麼大禪 修者,大論師,大思想家的著作來補充嗎?就跟讀心理學或哲學一樣,每個著名的學者都有自己的學術見解,但到頭來都沒答案,問題都不能解決。真不了解!好像 我們讀書時候,書本很厚,但每年都出版新書,都加了一些誰誰誰的見解,什麼什麼新事故事件。。。最後書本越加越厚,現在的小孩子更可憐了。。。佛法又不是 要跟潮流跑。。。

有位馬來西亞的長老比丘,還有空海法師都這樣開示過:河流的河水到了下流就污濁了,我們需要乾淨的水源就要從源頭去取。請問您的看法如何?謝謝!】

 


---------------

 

 

 

您說『例如常常有人想要把打坐中的生滅意識心修成不生不滅的涅槃心;請問,這樣子的顛倒見,眾生之苦可以滅除嗎?』-這句話要去掉吧?!要不然會引起口水戰啊!】 


KC敬答:

 

這 一段話是古今許多修行人下墮的主要原因,如果去掉這段話,說了這麼也等於白說,如果說如實語,怕會得罪人,或引來論戰,引來許多紛爭,那就學我一樣,保持 沉默就好,視而不見。畢竟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分身乏術,無法逐一破斥以救渡之。那位論主,我看了他的一些言論,覺得他有很沉重的「包袱」難以 去除。別人叫他少用概念性的用詞,而應多用佛法中標準用詞作為交流,可是他聽不進去。一直探究圍繞在「為什為你要決定喝咖啡不喝茶」之類的起心動念;他以為只要不斷的去探究念頭的起源,就以為這叫做修行、參禪、邁向解脫趣入涅槃之路,其實他們這正是邁向「走火入魔」的歧路。


即便他能探究起心動念,知道為何起了不好的情緒-喜、怒、哀、樂,或生起了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心所,但這都無助於彼等斷除「一念無明」之「見惑(見一處住地煩惱)」,也無法證得初果須陀洹。何以故?因 為觀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或察覺自己的「思惑」所相應的情緒煩惱是如何生起,甚至伏住了煩惱現行,這都無助於少分解脫於「分段生死」的輪迴;要知道「思 惑」所相應的煩惱是「鈍使」是「修所斷煩惱」,而「見惑」是屬於「利使」是「見所斷煩惱」,兩者性質截然不同,所斷之先後次序也不相同;可是末法時期,許 多大妄語的愚癡邪師,不知見惑與思惑的內涵,不知「打結」(無明繫縛)的過程,自然就不會知道如何「解結」的次第,因此顛倒了解脫道的修學次第,盡落在伏 除「思惑」上面,以伏除思惑煩惱,作為追求開悟明心或取證初果須陀洹之目標。 


所 以諸多南傳佛教上座部的行者,以打坐中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乃至以靜中的定力去伏住自己情緒煩惱現起,讓自己的心住在安靜的境界中,這都不是邁向解脫道 的初果須陀洹之路,更不是涅槃的聖境;彼等若不能斷除「一念無明」之「見所斷煩惱」,則無法證得初果,初果不能證,遑論能證四果阿羅漢?可是現在你很容易 聽到泰國緬甸鍚蘭等上座部派系,有人自稱或信徒謠傳「證」阿羅漢果;可是我們遍觀彼之著作開示語錄(例如覺音論師的《清淨道論》,森林派系的《阿迦曼尊者 傳》、《阿姜查》的各種著作),卻看不到如何證初果乃至證四果的方法,也不能清楚的開示無明的種類及內涵,也無法如法如實的教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法相法 性、開示十因緣、十二因緣法之法相與差別,若不能如法開示者,又如何能正確的開示涅槃知見?這些昧於佛法知見的阿師,卻膽敢以「阿羅漢」之名號來籠罩信 徒,此無疑是斷人慧命,妄造極大惡業。  

 

又問:【請問為什麼一定要學習論?為何不學習佛陀教導的佛法而要學習大論師或大思想家的論。不是很奇怪嗎?難道佛陀所教的佛法不夠完整,我們還需要引用什麼什麼大禪修者,大論師,大思想家的著作來補充嗎?】

 

KC敬答:

 

北 傳阿含系的阿毘達磨論典裡面的名相名詞,可以令修行人彼此之間相互溝通,他裡面有很深入的知見可以學習。我們不能因為阿毘達磨只是論不是佛陀的經典,就小 看了論典。論有論的功能,只要是這部論沒有錯謬,論就有指導學人對於難懂的經文發揮了功效。否則一切讀佛經的人多如牛毛,可是有誰證初果呢?又例如泰國上 座部佛教主張讀阿含經典而不讀論典,可是為什泰國的行者大都不知道「三法印」呢?既不知三法印,又怎麼能知道「涅槃寂靜法印」呢?即不知三法印,殊不知那 些自稱阿羅漢的比丘是怎麼證得? 


所 以「論典」是論師註解佛經,提供佛弟子建立正知見的必要方法。例如彌勒菩薩為了要使眾生更深入理解《解深密經》於是宣說了《瑜伽師地論》。馬鳴菩薩宣說了 《大乘起信論》,讓眾生對大乘勝義佛法生起淨信,於是來人間出世弘法。所以不能因為它是論典,就先入為主的否定它不如經典或主張沒有讀論的必要。除非你有 智慧可以檢驗某部論其實只是凡夫所寫的謬論,否則對於所有的論典都應該要恭敬。因為三藏包括了經、律、論,不能獨尊於「經」而背棄「論」或「律」,除非你 有能力發現「律」或「論」的內容證據明顯的違背佛所說的宗旨。否則任何佛弟子都要敬重一切真菩薩所造的論。但是論有真必然有假 ,我們如何檢擇真菩薩與假菩薩的論?這還是要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識的教導才能懂,如果你想要跳過善知識的教導,而自己閉門造車自參自悟、企圖自己讀經證道證 果,除非你是乘願菩薩再來,有「無師自燃智」可以無師自通、自參自悟。如果你不是大菩薩再來的話,勸您還是要按步就班,老老實實的依止於真善知識教導。 


再 者,我們也不能主張「佛說法很圓滿,所以論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何以故?誠然佛陀說法當然是很圓滿,可是眾生根器千差萬別,有優劣差別,信根、精進根、念 根、定根、慧根等五根也不能俱足,所以凡夫眾生的根器並不圓滿,尤其是生在五濁惡世的人類,五根與五力並不俱足;因此世尊會觀察弘法因緣,派某位菩薩來人 間出世,目的就是順應當時眾生的心性根器,而特別來註解某部經典。因此,世尊雖然在二千五百年前入滅已久,可是佛陀入滅只是「示現」而已,因為世尊常住於 「無住處涅槃」之中,利樂有情,無有窮盡。因此我們不能如印順邪師所說:佛陀來人間成佛只是個「偶然」;又說佛陀「入滅」是「灰飛煙滅」。 


所 以問題不在於佛陀說法俱足圓滿?也不是註經的菩薩論師說法就比較不圓滿?真正的問題在於學法者的根器夠不夠?時機因緣對不對?如果時機因緣根器差的人就會 對經、律、論,產生謬解,諸如現今的佛學院以世間的文字訓詁、歷史考證的方式,或以世間的邏輯判斷,對佛經或論典產生懷疑進而誹謗;例如呂澂誹謗楞嚴經的 楞嚴百偽,還有自稱佛弟子誹謗「大乘起信論」是偽論,誹謗地藏經、大般涅槃經、楞伽經..等真經是偽經。彼等自以為聰明,其實是「求生反墮」也。此中最具 代表的人物是印順法師,他先否定大乘法後,再以錯謬的阿含知見來否定佛說真正阿含,佛法最後也僅剩下一個空殼而已,就像現在的印度佛教僅剩的空殼子。 


以上個人淺見,供您參考,希望能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