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認識真正善知識-蕭平實老師 |
為什麼正覺同修會的開悟者仍然會有退轉的情況發生?(ver.3) |
為什麼正覺同修會的開悟者仍然會有退轉的情況發生?(ver.3)
網友沈寶堂(淨堂)云:
「我說一句公道話:正覺同修會他們的[親教師]都跑了一半 然後蕭平實就說:[親教師們]也沒有明心見性 哈..........」
致沈寶堂大德:
以下只針對三賢位的開悟者而說明七住位的「位不退」(已入地菩薩沒有位退轉的問題),並摘錄《菩薩瓔珞本業經》(附件一)的關鍵字回答您退轉的疑問!
在經文說明了開悟明心七住位者有退轉與不退轉的情況,末學依經文義理次第解釋如下:
一、退分:是說尚未入於七住位以前的修行者都叫作「退分」。六住位以前的菩薩隨彼因緣時而進時而退。
二、常住不退:若修到第六住位般若波羅密時,而從「解行位」轉入「勝解行位」(或稱「證解行位」),也就是入於第七住位的「般若正觀現在前」時,也同時要有佛菩薩等真善知識的護念,才能於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攝受,不但不能入於七住位,亦不能於七住位常住不退。
三、退相:第七住位菩薩如果懷疑善知識的開示而離開善知識的攝受,起了「增上慢」自以為見地高過於師父善知識,而自行在外開山弘法,欲博取名聞利養,將原本信受善知識的弟子學生們以欺瞞之手段騙走,以及對恩師善知識造謠誹謗,如是作出誹謗及分裂大乘僧團的極大過失,正是《菩薩瓔珞本業經》中所說的「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四、退菩提心:所以這些退轉者因為不得善知識所護念,或被惡知識、惡因緣所障礙,或於悟後向善知識說「再見!Say goodbye!」隨逐於世間法追求名利,自然而然於過去所悟之境界不能安忍而生起了懷疑,故於「大乘無生智」不能生起「大乘無生忍」,於三賢位之第七住位(勝解行位)退失,而回到十信或前六住的凡夫位(解行位),如此退失菩提心者,若未來世沒有因緣再遇到真善知識攝受,在一劫甚至十劫之中都沒有證悟的因緣而退失菩提心。所以《菩薩瓔珞本業經》云:「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
寶堂兄云「同修會的親教師跑掉一半!」
這恐怕是汝等誇大之詞。據吾所知從講堂創立以來大概只退轉了四~五位而已。同修會目前的親教師大概超過五十位以上,助教老師一百位以上,而非淨堂所說的一半。好的道場就像一個好的公司一樣,有進有出,有人被淘汱,有人被提升。在世間法上,像台積電公司規定每年固定要淘汰5%的員工作為公司整體的新陳代謝。古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也。所以對於正覺同修會的退轉者而言,不論是什麼職事?已悟未悟?一旦被外道邪見惡知識所迷惑,或個人的性障及學佛之心態不正確,而有嚴重的私心慢心瞋心嫉妒心鬥爭心產生時,下墮退轉也是遲早的事,屬於新陳代謝的正常現象,也是好現象。你會因為一棵樹掉了幾片樹葉而覺得奇怪嗎?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樹葉因為冬天全部掉光(五蘊身因為生死無常),只要是樹根(法脈法寶)還健在,一旦春天來臨,樹枝上還是會發出新芽來。所以掉了幾片樹葉根本就不值得我們大驚小怪!。
復次,這裡是五濁惡世,如果你想要在此穢土精進修行六度波羅蜜一日,即勝過極樂世界修行一大劫。五濁惡世的逆緣多,根器好的人會利用逆境增益自己的道業,而鈍根者容易被逆境所轉而退失菩提心,像沈寶堂大德數年前還信受大乘法,但因為長久在「佛教法義辯正論壇」與那些惡知識混在一起,又沒有真正的善知識攝受教導的緣故,久而久自然就被邪見所轉,退失了對大乘法的信心,起而跟著那些印順、昭慧之流以及南傳佛教鍚蘭上座部派主張「大乘非佛說」之邪見者一起誹謗大乘法,實在令人扼腕不已。
再者一個道場若從來都沒有人退轉,那這個道場必然不是正信的佛教道場,其所教授的佛法必然有謬失,因為不會退轉的道場就代表沒有真正可以令人開悟明心的法可學習,既然沒有法可學可證,又哪有什麼證境可以退失耶?然而在正覺講堂裡,因為有正法可修可證,才會有退轉、退失的事情發生。如同受持菩薩戒一樣,持戒者必然會違犯戒律的發生才叫菩薩,不犯戒的菩薩是名外道。其中道理與退轉的情況相同。《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
沈寶堂不懂菩薩戒的精神亦不懂七住位退分與常住不退的差別,所以才會把正覺講堂早期開悟者退轉的事情,當作是不如法的事,甚至欲以此退轉事件誹謗講堂開悟者所悟不真,或印證方式不對。若真如沈寶堂所想者,那世尊在初會(華嚴法會)中有八萬開悟者退轉之事情發生,那是否也要指控釋迦牟尼佛為八萬弟子的印證有誤?
所以退轉因緣不在於印證有誤,而是沒有善知識攝受,又遇到惡知識的緣故,例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往世因為遇到惡因緣、惡知識,退失所悟境界而退至凡夫位中,在外道法中長達十劫,作大邪見,無惡不造!一直要等到釋迦牟尼佛出世,舍利弗才有證悟的因緣。證據在此!《菩薩瓔珞本業經》「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結論:
所謂的依止真善知識是要真正的去信受善知識的教導才能如法被攝受,而不是口是心非的假裝被攝受,或者是心中對善知識所說的法義有疑惑也不積極去澄清釋疑;我們應該要真正去接受善知識的開示言教,在身口意上如實履行方是如法被善知識攝受。例如依照善知識所教授的次第去如實履踐--勤修福德、勤作功夫觀行、發大悲願力、懺悔業障、修除性障...等。同時對於平實導師及諸親教師等護持正法者,為了救護邪見者離於邪見及大妄語業,而出書作法義辨正、摧邪顯正之舉,不應該生起懷疑誹謗之過失。若一旦不幸生起疑謗者,而又無善知識慈悲攝受開導時,不論此人是在「信不退」還是「位不退」階段中,不久必然退失於菩薩道中,而迷失在外道邪見的道場中,無惡不造!諸如正覺講堂三次法難之退轉親教師及追隨者之所為。
然而為什麼菩薩要作破邪顯正,而不在個人的身口意上評論呢?因為根本邪見(斷常二見或五種不正惡見)害人甚鉅,會阻斷別人的法身慧命,所以菩薩發大慈悲心破邪顯正而不得已開罪眾生,目的不在於好辯好鬥,而在於救護其法身慧命也。然而在個人身口意上所顯示的殺盜淫妄兩舌惡口等行為,此無關法義之正邪,我所的執著煩惱只會障礙自己修行的速度,而不會像邪見一般會傳染而傷害他人之法身慧命。最後摘錄《永嘉證道歌》作為結朿!
「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以上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末學kc 合十敬上
附件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3 賢聖學觀品〉: 「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 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 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
(狗尾續貂)
沈寶堂(淨堂)又說: 「 笑死人了 你們的親教師何止七住位? 沒有見性哪能當親教師 少說也有十住位 但是仍然跑掉一大半(親教師帶一堆明心的人) 仍然退道 這是不是太好笑啦 這是不是代表你們的開悟都是假的 」
kc回覆: 寶堂兄!華嚴法會由釋迦牟尼佛親自印證的弟子就有「八萬人」退失菩提心,退回至凡夫位,請問您對這八萬退轉的人看法如何?是不是你要笑佛的開悟也是假的呢?
再者,七住位是一個重要的關卡,只要是尚未入地的菩薩都有可能因為惡知識及無善知識攝受的情況下退轉。
除非此人修到「行不退」的程度,也就是入地。否則不唯是七住位、十住位,甚至已修到十行位、十迴向位(如夢觀尚未成就之前),都是還在「位不退」的階段之內,而「第七住位」也只是「位不退」的開始而已而非全部。
所以「位不退」的菩薩,都有可能因為惡因緣而「位退」。一旦「位退」也就是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功德,則直接墮於凡夫位中。就像汝等長期造口業誹謗「菩薩藏」者,及主張「大乘法非佛說」,不論您之前是修到三賢位圓滿,還是已經修到十地菩薩位階,這一切證量盡皆退失。成就斷善根一闡提人。死後墮無間地獄之中。
所以並不是只有剛入七住位的菩薩會退轉,而說十住位菩薩決不會退轉。這只是相對於剛入七住位的菩薩而言,因為往世證悟的時劫較久修菩薩為短,福德修得也少,因明學也修得不好,慧力沒有久修菩薩好,性障修除上面也沒有久修者精進,所以七住位的新學菩薩比較容易被惡知識的邪見所轉退,甚至因為悟後原地踏步、故步自封,沒有努力修除自己的性障,以及轉依如來藏而發起功德受用,如此也會被自己的貪瞋癡慢疑根本煩惱所障礙,我見又再度生起,退失了菩提心 。
(狗尾續貂2) 寶堂兄又云【kc是不是腦袋有問題??? 佛經說發菩提心只是初住位 八萬人退菩提心只是初住位而已啦 哪像你們自稱七住及十住還退道 你們真的太會搞笑】 kc回覆: 如果寶堂兄看不懂經典不妨可以提出,末學會耐心為汝解釋,但前題要虛心受教,莫起種種煩惱而惡意曲解經教,否則過失大矣。 經云【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
經文明明白白寫者有八萬人退轉,是退入「凡夫」之中造作不善之惡業。如果如汝所說在初住位發菩提心就可以離開「凡夫」位,那滿街的人發菩提心就可以自稱賢聖嘍?豈有此理?
而且這退轉的人也包括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他們欲證入第七住位以來,才證不久就被惡知識的邪見所惑,從七住位退轉回到「凡夫」位,並且造作不善惡業。 所以經文明白寫著是七住位而不是初住位。而退失菩提心不是一般凡夫位初發心的菩提心,而是講證如來藏的人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如果否定了阿賴耶識,那就稱為退失菩提心。
而汝說的「初住位」還在七住位以下的「解行位」中,尚未入於第七住位的「勝解行位」,以初住位尚未證得第八阿賴耶識故,尚在凡夫位中,本來就是凡夫一個,哪裡有條件可以退轉於第七住位呢?
再者為何這八萬人從第七住位退入凡夫位中而造作不善惡業呢?
所以入第七住位者,千萬不能以此自滿而遠離善知識,或與惡知識為伍,其中亦有如寶堂兄等之顛倒,將善知識視為惡知識,及將惡知識視為善知識!如此亦符合經中所說未得真善知識攝受,而值遇惡因緣的情況。
退轉的人值惡因緣被惡知識之邪見所害,否定第八阿賴耶識的功德,所以才會退入凡夫之眾,被佛所苛責。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Home » » 認識真正善知識-蕭平實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