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 高僧學者名人批判雙身法之西藏密宗(偽藏傳佛教)證據大公開 |
宗達賴、仿福智、習廣論,和尚終成淫不知恥的大喇嘛—《學誠帝國》連載一賢醒著 |
![]() 學誠,原名傅瑞林,出生於佛法家庭,祖母與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初中輟學,16歲少年出家,18歲語文差兩分驚險考入中國佛學院。於其騷擾女尼的簡訊中,直白了當地詢問對方:「可以撫摸你的乳房嗎?」、「下體濕了沒?」、「喜歡口交嗎?」甚至命令女尼給他寫一篇八百字的做愛感受的小黃文。 色情簡訊原本是可以一語帶過的,怕髒了諸位的眼睛,末學無意于冒犯諸位清淨的看官們。然而,只有各位俗家、出家網友都看過了,才會感受到那種強烈震撼!即便是已婚在家人,這樣的淫言穢語在夫妻之間都很難說出口,更難以發送給不是自己的伴侶、並且也沒有那麼熟悉的異性,何況對方還是剃頭著僧袍的女尼。所以,本版使用淫不知恥來形容學誠大喇嘛。 淫欲到這種程度,已經不屬於人類的正常生理欲望! 一個佛法家庭出生的比丘,借用政治術語那叫做根紅苗正,究竟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而退變成為淫不知恥?又從比丘變成大喇嘛? 如果沒有學習《廣論》,如果沒有接受達賴、作古的日常和宗喀巴、蓮花生大濕們的男女交合邪淫雙修的誤導,他會成為一個同時給六位女尼弟子發送色情簡訊和性侵犯的罪犯嗎? 也許您不曾讀過二部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與《密宗道次第廣論》,末學會附于文後。 作者賢醒,應是化名,寓意醒來,作為曾經在釋學誠身邊的得意弟子,其著作《學誠帝國》揭露學誠如何透過追隨達賴、日常學習《廣論》,鼓動和利用高學歷年輕人出家效力與造神,並在日常之福智團體協助下複製其模式,架構起學誠帝國的歷程。 借由轉載釋賢醒之著作——《學誠帝國》, 願所有沉迷《廣論》、密宗喇嘛教的眾生都能夠從睡夢中醒來! ![]() 一、帝國歷史 01.傅瑞林 1966年八月十九日(農曆),傅瑞林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出生。 1974年至1979年,就讀于仙游賴店中心小學。 1979年至1982年,就讀于仙游縣華僑中學。 02.拜入釋門 此時的圓拙老法師已不再收徒,便介紹給定居印尼的定海和尚為傅瑞林剃度,並為其取法號:學誠。 這一年,學誠16歲。 03.赴京求學 於是,學誠來到了當時最繁華的都市北京。 中國佛學院開辦在北京西城區法源寺內,身處鬧市,來自各地的前來求學的學僧眾多,其中不乏一些混日子的學僧。出家于傳統叢林的學誠似乎不太適應這種生活,他寫信告訴圓拙老法師,說這裡的風氣太亂,希望可以回去學習。圓拙老法師回信告訴他:“別人是別人,你應該認真修學。”學誠便打消了退學的念頭。 在校期間,學誠每日持誦大悲咒108遍,認真學習佛法,也得到了時任中國佛學院院長朴老的關注。 樸老自恢復宗教政策後,為佛教盡心盡力,除了在被打砸的廢墟裡複建寺廟,更是關心佛教僧才的培養。不光學誠,那時的很多年輕學僧都感受過樸老的慈悲心腸。 就這樣,由鄉下來到首都北京的學誠,慢慢開闊了眼見,特別是身邊幾乎彙集了當時全國的高僧大德,讓學誠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也萌生了一些念頭。 1988年,學誠本科畢業,並考入研究生班。 同年在四川文殊院清定法師處得受三壇大戒,由沙彌變成了比丘。 04.少年方丈 1989年,廣化寺毅然方丈退居,且不再連任,在推選新任方丈的時候,毅然法師為了更好地完成寺院修復,以學誠是莆田本地人,而且還是海外印尼分脈的弟子,如果讓學誠做方丈,有利於寺院發展為由,強行推選時年23歲的學誠做方丈,為此還專門說服樸老支持,並為學誠的研究生開綠燈,允許他在寺內自學。 而已在北京見過大世面的少年學誠,不顧圓拙老法師的阻攔,沒有拒絕毅然法師的推選。無奈的老法師只能指著毅然法師的鼻子罵他是為了報復廣化寺才選擇學誠的,極其失望的老法師便離開了他親手恢復建設的廣化寺,不再居住。 升座方丈後的學誠,不愧是在北京接觸過眾多高僧大德、權貴名流的人,社交應酬這一套人情世故學得有模有樣。 這一年,學誠23歲,是當時中國最年輕、學歷最高的重點寺廟方丈。 1990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朴老到廣化寺視察,妙湛老法師、毅然法師、學誠陪同,看到莆田廣化寺道風儼然,非常感慨,寫下詩句:“一入山門長道心,南山風範見傳承。威儀秩序齋堂裡,粒米當思大眾恩。律己其志剛,接物其氣柔;學修不出門,聲教及遐陬;如何辦道場,儻於此間求。(求)毅然法師教 庚午季秋廣化寺參拜後作。” 不久,廣化寺被評為“全國漢傳佛教三大模範叢林”之一,中佛協號召全國叢林僧人到廣化寺參學。 05.青雲直上 1993年,在當時僧才奇缺、老一輩接連往生的情況下,學誠由於來自道風嚴謹的廣化寺,而且還完成中國佛學院碩士學業(沒有碩士學位),於是當選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這一年,學誠27歲。 1995年,學誠身為莆田廣化寺的方丈,被選為福建佛學院院長,而他之前則是福建佛學院的副院長。 福建佛學院即辦在學誠所住持的廣化寺內。 1996年,為了改變寺院濫傳戒、濫收徒、濫掛單等惡習,同時也為了落實夏天召開的教制工作會議,中國佛教協會決定選擇處於佛教大省、全國“三大樣板叢林”的福建莆田南山廣化寺舉行108天規範傳戒法會。法會全名為“中國佛教協會暨莆田廣化寺規範傳戒法會”。 為此,中國佛教協會特意禮請了德高望重的茗山長老、一誠長老以及傳印長老作為三師,同時還在全國範圍內禮請大德作為尊證。 這次傳戒法會由中佛協發起主辦,莆田廣化寺承辦。 1997年,圓拙老法師逝世,學誠身上的枷鎖仿佛被解開了,他終於要獲得自由了。 1998年1月,學誠當選福建省第八屆政協常委。 同年,時任福建佛教協會會長的界詮法師不願再連任,無奈的福建省佛教界長老們只能考慮其他人選,而簡歷乾淨的學誠鑽了這個空位子,當選為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 這一年,學誠32歲。 06.求法鳳山 隨著九十年代寺內諸多老法師的往生,輩分低、無實權、過於年輕而受人輕視的學誠,逐漸有了一些話語權。 而在北京接觸過眾多長老、權貴的學誠並不滿足,他想要擺脫這些人的影響,他想要做一個真正的方丈。 學誠不僅在福建佛學院親自帶課,還熱衷於接法,比如學誠就曾被來自“五明佛學院”的晉美彭措傳破瓦法。 此外,學誠負責廣化寺流通處時,十分相應一位來自臺灣的日常法師所宣講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當時正值“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來往密切的時候,學誠便花大力氣托人從臺灣將完整的錄音磁帶運進海關,並大力印刷此書。 日常法師是十分受D賴重用的弟子,此次帶著上師的叮囑,來到大陸發展信徒,弘揚《廣論》,又怎麼會拒絕一個主動送上門的年輕方丈呢?而且還是大陸“三大樣板叢林”之一的廣化寺方丈。 兩人各有所謀,一個為了發展大陸信徒,一個是為了引進臺灣“福智”團體先進經驗,幫助自己擺脫寺裡那些人的影響。 此後,學誠開始了求法的道路,趁著兩岸來往密切之際,打著交流參訪的旗子,利用福建佛學院寒暑假期間,經常去臺灣日常法師處鳳山寺學習。 07.鳳山之主 日常法師,1929年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人(今上海市崇明區),1949年因避戰亂隨叔父到臺灣,曾就讀于臺灣成功大學。37歲出家,46歲開始學習並弘傳《菩提道次第廣論》。1986年,58歲的日常法師去了印度達隆沙拉(達蘭薩拉)辯經學院求法,並在此地皈依了流亡在外的D賴喇嘛,日常法師的根本依止上師即是D賴。1986年及 1987年,日常法師每年都會獨自前往印度求法三個月,而D賴對熱衷於弘法的日常法師非常看重,希望他回去後大力弘揚《廣論》。 1986年,日常法師住持臺灣新竹縣福智寺、鳳山寺,並創建“福智”佛學院,積極去各地宣講《菩提道次第廣論》。 1992年,創辦“福智”團體,成立比丘、比丘尼僧團。 在隨後的幾年裡,“福智”團體通過舉辦夏令營、學校、慈善,還有基督教“家庭聚會”式學佛小組,迅速擴大規模。 由於《廣論》系統、次第的特點,吸引了大量高知學佛,加上創始人日常法師具有理工大學的背景,其發展的弟子多有高級知識份子和社會精英。 而學誠正是看重了這點,他無比渴望能夠學習到“福智”團體的創業經驗。 其實,“福智”團體所開辦的《廣論》學習班無非是效仿基督教傳教、直銷等模式而已。 《廣論》學習班,每週一次共學,按行業或相應的圈子分班,由學員在周邊圈子“拉人頭”,組成一個學習班,相同的經歷、教育背景,再加上宗教的因素,讓這群人愈來愈依賴“福智”團體。 此外,“福智”學員只學習師父(即日常法師)的開示、語錄,基本不學習體系外的內容,實踐《廣論》中的依師法類,以及“觀功念恩”法門,由此向社會大眾推廣。 而“福智”團體在部分地區有自己的中、小學校,學生基本都是“福智”學員的子弟,影響很大。 08.借雞生蛋 2000年,五一法會期間,日常法師再次來到廣化寺,學誠安排僧眾從山門排班,以隆重的儀式將日常法師迎請入寺。 隨後,學誠私下與日常法師達成了協定,將廣化寺作為大陸弘揚《廣論》的根據地,由“福智”團體上座法師指導。 日常法師希望借助廣化寺來發展信徒,完成上師D賴的要求,而學誠何嘗不是希望借助“福智”團體成熟的經驗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帝國? 5月21日,樸老離世。這一年,學誠34歲。面對眾多長輩為了佛教發展,幫他鋪好的路,已經做了十一年方丈的學誠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 這些年他逐漸在寺內有了話語權,培養的親信也慢慢成長了起來,學誠離他的夢越來越近,他恍然間看到了年少時在北京讀書所看到的那些人和事,他終於也快要做真正的大和尚了。 2001年初,日常法師派其弟子梵因法師、如亨法師常住廣化寺,成立了廣化寺常住《廣論》班。 梵因法師是總負責人,“福智”僧團的其他執事法師也輪流被派到莆田廣化寺,對廣化寺和福建佛學院進行全面的指導、教學以及管理。 來自臺灣的法師沿用“福智”僧團比較成熟的團隊管理經驗和理念,在廣化寺培訓僧眾骨幹,學誠要求廣化寺和福建佛學院的執事法師多親近臺灣“福智”僧團的法師,多向他們學習和請教。學誠自己也會去常住《廣論》班旁聽學習。 至此,臺灣“福智”僧團已然成為了廣化寺的中樞,學誠也初步嘗試將廣化寺的傳統叢林制度慢慢轉化為“福智”團體模式,並準備在此基礎之上,最終建立起屬於他的帝國。 09.眾賢雲集 其實在此之前,日常法師早已派他的得意弟子李衍忠居士到北京開辦《廣論》研討班,發展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高校的高材生參加《廣論》學習,並嘗試向全國推廣。 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世界格局極其動盪的時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中國也剛從十年浩劫的影響中走出來,改革開放,很多人下海經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人口流動多,而很多知識份子除了氣功熱外,更想尋找一個可以讓精神棲身之所。 90年代初,李衍忠來到北京,結識了北航的年輕教師程某,程某即是後來“福智”團體在大陸的總代理。程某發起建立了“北航廣論研討班”,隨後他們在高校圈推廣,“清華大學廣論研討班”“北京大學廣論研討班”由此產生。 由於《廣論》看起來系統全面、次第分明,這些高知分子極其相應,於是沿用臺灣《廣論》學習小組的模式,同宿舍、同專業或同行業的人組成一個小組,共同聽日常法師的錄音磁帶,一起研討學習。 2001年10月,日常法師來到廣化寺參加法會、講學,在這一年,日常法師安排鳳山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法師常住廣化寺指導,並開辦廣化寺《廣論》常住班,因此,早已追隨鳳山寺日常法師學習《廣論》的一批知識份子陸續來到廣化寺常住班學習,發心出家。 而這一次法會,一群跟隨日常法師學習《廣論》的年輕居士自北京結伴來到莆田廣化寺參加法會。臨走之前,日常法師和學誠與大家見面座談,有人問道:“非常感謝法師提供這樣的條件讓我們來跟隨日常老法師學法,不知這裡有什麼困難,我們能幫到什麼忙?”學誠笑著說:“沒什麼困難,就是缺人才,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出家。”這句話在大家心中仿佛電光一閃,學習《廣論》幾年,也許有些人心裡早已萌生了追隨日常法師出家的念頭。於是,當即就有一位年輕人留下來發心出家,有些人則在完成學業後發心出家。而那位提問的年輕人,叫做劉新佳(後來的賢佳法師)。這一年,劉新佳26歲,是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生。 這群人裡後來出家的還有: 賢啟(還俗),清華大學雙博士學位,32歲。 禪興法師,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生,27歲。 賢浩法師(後來轉入“福智”僧團),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生,27歲。 賢永法師(後來轉入“福智”僧團),清華大學碩士,34歲。 賢慶法師(後來轉入“福智”僧團),北京大學碩士,30歲。 賢立法師,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碩士,33歲。 ...... 10.城門失守 2002年9月16日,在中國佛教協會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學誠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同時兼任《法音》雜誌主編。 學誠隨即離開福建,重回北京,正式進入核心權力圈。 這一年,學誠36歲。 常駐中國佛教協會的學誠只能將精力放在北京,而廣化寺則全權交由鳳山寺幾位法師管理。 學誠曾特意交代,《廣論》常住班的高素質年輕人不能隨便剃度,因為兩岸政治敏感,需等待時機。鳳山寺法師只能聽從學誠的建議,先發展學員。 但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一位年輕人在博士畢業後,斷掉外界所有聯繫,來到廣化寺發心出家。因擔心家人尋找,以及自己內心對出家的渴望,未聽從學誠對常住班的要求,找了一位廣化寺常住老法師披剃出家。這位年輕人即是禪興法師。 當學誠得知被視為囊中之物的人才被搶走,氣急敗壞。但冷靜下來後,想到了更可怕的結局,自己在北京工作,對廣化寺常住班鞭長莫及,如果再不採取措施,恐怕剩下的淨人也會被人先下手為強。 可學誠剛去北京,還未有道場安身。 但時不我待,該如何是好? 11.虎口奪食 由於學誠和臺灣福智團隊的努力,此時的大陸已經興起了學習《廣論》之風,但日常法師並不滿足,當他得知學誠被調到北京後,大力支持學誠。而學誠在佛協所任職務及北京特殊地位對日常法師弘揚《廣論》非常有利,所以在學誠的建議下,二人一拍即合,將追隨日常法師出家的部分常住班淨人調到北京,請鳳山寺法師代日常法師剃度。為了避免政治敏感和未來弘法方便,這些淨人的出家法號則按照學誠的剃度弟子取。 2003年11月,學誠抽調廣化寺常住班及淨人共五人赴京,這五人當中,有兩位比丘和三位淨人。 11月18日,迫不及待的學誠在賓館內安排三位淨人剃度,梵因法師代刀,替日常法師收徒,這三人分別是:賢永、賢春、賢朋。 學誠是他們名義上的師父。 兩天后,學誠安排他們入住朝陽區柳芳北裡社區,一個三室一廳的普通民居,後來被稱為“柳芳精舍”。 12.安身京都 2003年7月,為中國佛學院新址選址一事,學誠第一次隨中國佛教協會團隊來到位於北京市西北方向的鳳凰嶺,並且參觀了龍泉寺。 2003年晚些時候,龍泉寺的恢復建設者C施主在中國佛教協會見到學誠,提出了請學誠住持龍泉寺的想法。 2004年,柳芳精舍安頓好不久,學誠就開始於每年的春節、“五一”“十一”期間,在莆田廣化寺舉辦“福慧之旅”寺院生活體驗營。不同於以往的活動,“福慧之旅”由鳳山寺的法師指導,廣化寺常住班的法師、同學以及學習《廣論》的骨幹居士們共同參與,屬於複製“福智”團體夏令營的模式。 2004年初,C來到廣化寺參加了第一屆“福慧之旅”,在瞭解過日常法師及“福智”團體後,對“福智”模式充滿了信心,正式將龍泉寺供養給學誠。 而此時的學誠也逐步安身京都,權力地位日趨鞏固,並且穩步壯大。 2004年1月16日,升任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住持。 2004年3月13日,升任第二屆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副秘書長。 2004年8月20日,被任命為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2005年4月11日,升任北京市海澱區龍泉寺住持。 13.入駐龍泉 2004年3月28日,農曆閏二月初八,經過簡單的整理後,學誠安排比丘、沙彌、淨人共四人入住龍泉寺,當天上午,僧眾讀誦《大般若經·東北方品》,發願在漢地弘揚“道次第”教法。 5月26日,農曆四月初八,學誠邀請臺灣鳳山寺住持如證法師到北京龍泉寺,代日常法師剃度了賢立、賢佳、賢傑三人,並講學幾日。 9月8日,一向吝嗇的學誠擔心幾位高素質僧才離去,也為了更好地掌控他們,通知僧眾,龍泉寺道場不發單資(薪金),個人收到的供養全部歸公,同時也收繳個人手機、證件等物品,禁止與外界接觸。而提倡不拿錢的學誠直接拒絕了自己上交個人紅包供養的要求,理由是佛協事務繁忙,外出需要。幾位高智商僧才明顯缺乏社會經驗,智慧不足,沒有為師長考慮,其實可以幫學誠辦一張專用的銀行卡,每月固定十萬元,就足以滿足學誠的需要,而且帳目也清楚。 看著這些不懂事的笨弟子,學誠只能無奈地將身為佛協領導、大和尚,平時所收的大量供養全部納入己囊。 2004年10月13日,龍泉寺申辦宗教活動場所獲得審批通過。 兩天以後的10月15日,赴新加坡的四位戒子受三壇大戒圓滿。 10月15日當天,日常法師去世。 14.金女相助 金女,即金夢蓉,黑龍江大慶人,早年結過婚,有孩子,後來因為丈夫患有精神疾病而離異。 在八九十年代,全國氣功大流行的時候,金女參加了張宏堡的“中功”組織,而且還是組織骨幹。在“法Lun功”被取締後,全國氣功組織進行整頓,金女待風頭過後,回到東北,轉投《廣論》團隊。 金女先通過曾學過“中功”的Q的引薦在廣化寺拜見了日常法師,然後日常法師指派淨遠、如誠、李彥平先後與金女在一起學法。 2000年五一期間,在東北學習《廣論》的金女得知日常法師將在莆田廣化寺講課,然後在Q的陪同下來到廣化寺,求見日常法師。 再次見到日常法師的金女,發揮了她混世走江湖的能力,利用各種方術甚至附體、鬼通等巫術手段,博取到了日常法師的信任,最後令日常法師相信了她編造的一些離奇故事:日常法師是宗喀巴的大弟子轉世,而金女則是二弟子轉世,並且某一世中,金女也曾做過日常法師的大弟子。 崇信藏密的日常法師聽信了金女的妖言,並且在金女的勸說下親自謀劃了“聖胎計畫”——安排比丘如誠法師與金女同房,以使宗喀巴降生于金女腹中。雖然此舉在漢傳佛教、南傳佛教的立場看來無比荒唐、令人咋舌,但在藏密“活佛轉世”論的語境下來看並不荒唐。 金女由此一步步進入“福智”團體的權力最高層。 2004年,日常法師來大陸養病的時候,被金女趕走了隨從醫生,並且安排庸醫給日常法師看病,逐漸使日常法師病情惡化,最終於10月15日暴斃而亡。死時兩眼突出,嘴巴大張,面色青黑,肚子發脹,全身僵硬無比。 而金女利用之前的部署,篡權“福智”,成為“福智”首領,並下令僧團依止於她。 此後,金女更名“真如上師”。 正愁不知如何消除日常法師對自己影響的學誠自然喜出望外,在後來與弟子的隨談中十分慶倖此事。 15.鳳占龍穴 在龍泉寺對外開放之前不久,學誠對僧團成員說道:“我做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已兩年了,還有三年時間。三年,僧團能漸漸形成模式。以後卸任,去全國各地弘法。” 又說:“時不我待,我快40歲了,你們需10年培養,到時候我50歲。” 2004年,學誠時常將剛剃度的沙彌叫到廣濟寺佛協辦公室,培養感情,以防被鳳山寺法師攝受,同時也為了待僧團成型後與鳳山寺法師決裂做準備。 在龍泉寺剃度第一批淨人後,學誠又急忙將廣化寺常住班的高素質人才分批次調到北京,由梵因法師代日常法師剃度。 2005年5月11日,梵因法師剃度賢因、賢揚、賢滿。2006年1月14日,梵因法師剃度賢健、賢啟、賢標。2006年8月23日,梵因法師剃度賢慶、賢晨、賢瑞、賢浩。 與此同時,學誠為了扭轉日常法師在大眾心中地位高過自己的局面,開始套用“福智”版的“依師法”“觀功念恩”等法門,對剛剃度的沙彌“示現”自己的過人之處,並引導僧眾從向居士宣揚日常法師功德轉為宣揚學誠的功德。 然而,此時的龍泉寺雖然名義上的住持是學誠,但實際上卻是鳳山寺的下院,即“福智”團體在大陸的代理點。 16.坐享其成 2005年5月15日,農曆四月初八,龍泉寺舉行了首屆“佛誕節”浴佛法會,這也是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重新開放的龍泉寺,對外舉行的第一場法會。 5月22日,在鳳山寺法師的指導下,龍泉寺僧團進行了首次結夏安居。 在安居前,鳳山寺梵因法師等人帶著學誠及僧團其他成員在龍泉寺周邊踩界,勘查地形,為正式結界做準備。 而廣化寺於2003年,在福建佛學院學僧的祈請下,學誠最終同意由鳳山寺法師指導幫助廣化寺僧團恢復結夏安居。 被弟子宣傳為有弘一律師傳承的學誠,在之前住持廣化寺14年內,沒有提倡過結夏安居,並且在恢復安居後,屢屢破夏,拒絕作受日出界法,導致他在僧涯中可能不足一歲戒臘(即夏臘,如法安居一次可得一臘)。 2006年起,僧團逐漸具備了正常運轉能力,同年在鳳山寺法師的指導下,龍泉寺開啟了全盤複製“福智”模式。 學誠直接照搬鳳山寺運轉模式及管理制度,從這一年春季開始,相繼籌辦了“八大法會”(佛誕節法會,春節華嚴法會,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出家日、成道日法華法會,盂蘭盆法會,“五一”“十一”楞嚴法會),並且每週末帶動居士骨幹班學修。 其他如效仿“福智”團體的慈善基金會籌辦註冊等工作,也於年初開始進行。 另外龍泉寺“龍泉之聲”網站基本複製“福智”僧團網站,是龍泉寺一脈相承“福智”僧團的證據之一。 這一年龍泉寺僧團改變了整體作息,開始拿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帶領居士,僧眾上課也從白天改到了晚上。這是從廣化寺常住班時期起,三四年時間內,僧團的學修生活節奏第一次發生改變。 17.龍居鳳嶺 在日常法師去世後,學誠在廣化寺舉辦了七七四十九天悼念法會,並且召喚全國《廣論》信眾來廣化寺拜祭日常法師。在法會期間,學誠讓演肅法師等人在廣化寺宣傳自己的功德與日常法師無二無別,在信眾失去“師父”(日常法師),迷茫無助的時候,趁機接盤了日常法師在大陸的部分信眾。 而此時的“福智”團體內部權力鬥爭嚴重,金女重心放在安撫“福智”信眾上,鳳山寺在大陸的法師也受到影響。再加上學誠在佛教界地位逐漸上升,並且以“依師法”為由,令龍泉寺僧團年輕僧人每日學習所謂“師父(學誠)功德”,鳳山寺法師因寄人籬下,無力阻攔。 龍鳳之爭一觸即發。 在看到龍泉寺僧團具備獨立運轉的能力後,隱忍多年的學誠終於出手了。 2006年4月的一天裡,學誠給僧團成員發了三條短信,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誡,然後一連數日住在中國佛教協會未返寺院,並且中斷所有聯繫。 幾天以後,當學誠再次返回龍泉寺的時候,早已被灌輸依師法多年,單純的年輕僧人們集體向學誠懺悔,祈請師長攝受。隔天學誠就對他們進行了重要的開示。 自此,學誠開始搶奪僧團話語權。 同年5月份,龍泉寺僧團進入了第二次結夏安居,學誠開始傾注極大的心力,密集帶動僧團學修用功,並且親自給僧團講授戒律及《廣論》等課程,以期達到逼離鳳山寺法師的目的。 不久後,五位淨人剃度,僧團人數達到了17人,已經開始小具規模。學誠指示僧團開始分甲、乙兩班進行學修引導,同時對上殿等功課實行考勤制,嚴格管理。 之後,開始接納下一批發心出家的居士進入龍泉寺內院做淨人。而之前發心出家的居士都是先到莆田廣化寺做淨人,接受鳳山寺法師規範的引導和鍛練。 …… 在學誠的種種手段下,鳳山寺法師逐漸失去話語權,最終退出龍泉寺。 這次龍鳳之爭,最終由學誠獲勝,但由於僧團較多人對日常法師更有信心,認為日常法師才是他們真正的師父,學誠只算師兄,所以跟隨鳳山寺法師轉投“福智”團體。這也導致僧團人員大量流失,損失慘重。 不過學誠並不在意,因為他的“帝國”已經有了基礎框架,只需要大力發展即可。而此次與鳳山寺的矛盾爆發,讓學誠順利擺脫了日常法師的標籤,徹底獨立。留下來的僧眾不再稱學誠為“大和尚”,改稱“師父”。 至此,屹立在鳳凰嶺的龍泉寺終於完全歸屬學誠,“學誠帝國”自此建立。 這一年,學誠40歲。 18.廣收徒眾 趕走鳳山寺法師的學誠,一反之前內斂風格,開始廣收門徒。 2007年3月4日,學誠剃度9人,分別是:賢龍、賢均、賢良、賢然、賢益、賢世、賢強、賢今、賢勝。 2008年1月22日,學誠剃度12人,分別是:賢清、賢地、賢俊、賢才、賢威、賢月、賢兆、賢日、賢聞、賢樹、賢星、賢山。 此後,剃度人數及次數逐漸增長,最終達到了一年剃度三批,每次二三十人。 在此之前,2006年9月10日,為期四天的“閏七月十五中元普度法會”最後一天,經過細心準備,學誠在皈依儀式上,為大眾做題為《感悟人生》的開示,由此開始了跨越一年半時間、共32講的“人生系列”開示(《感悟人生》《苦樂人生》《認識人生》)。 這個系列開示是學誠最為人熟知的開示,這些開示的共同特徵是水準偏低、邏輯不通、相似法居多。儘管如此,學誠還是讓弟子宣說這些開示是為幾十年後的眾生講的。 同時,因為之前居士團體都是由鳳山寺法師培養的,趕走他們後,學誠決定自己親自培養。 於是學誠讓山下的居士信眾開始在骨幹學員的帶動下,成立學習小組,學習《廣論》和自己的開示。 19.眾子抬轎 2006年,2月21日,學誠的新浪博客開通。學誠隨後指示弟子在博客上開闢了專欄“見聞覺知同師共學”,這個欄目每日一篇文章,365天堅持不輟,內容基本是在藏密“依師法”指導下,過度的“觀功念恩”的弟子日記。 通過對學誠言教和行儀的神話式記錄和包裝性整理,一方面加強了弟子們的奴性,另一方面也在網路的傳播中給自己吸引到了許多的信眾。 2006年底的時候,學誠的《感悟人生》系列開示十講圓滿。在賢啟法師的帶動下,新成立的視頻組對這些開示進行了編輯整理,製作成了DVD。然後以“道次第”思想為核心的團體發展基本理念,開始隨著這套DVD一起,在居士信眾中傳播流通。 2007年2月,學誠在弟子的幫助下,在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雜誌的“修證指要”欄目中,發表了專文《如理聽聞是趣入佛法的先導》。自此開始,在後面的兩年裡,學誠的弟子賢佳、禪興、賢清等人對他的開示進行增補、修訂,並且加入大量經典引文以及完全代寫的文章,在《法音》雜誌上接連發表。內容是對“道次第”思想理念的系統詮釋文章,共16篇,分19期刊登,共計36萬餘字。如《時空因緣與內修外弘》《深信業果依法行持》《依師聞法精進學修》《行出家之道成人天師表》《以戒為師進趣菩提》《社會福祉與佛教慈善》等。 20.京西稱尊 2005年9月,學誠被任命為第二屆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及陝西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2006年10月起,承諾弟子辭職弘法的學誠開始全面輔助會長主持中國佛教協會日常會務工作。 2006年12月,先後擔任了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之職。 2007年1月8日,升任為中國佛學院第一副院長及佛教圖書文物館館長。 2007年6月8日,被授予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7年11月2日,升任為中國聯合國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2008年3月9日,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採用福建佛學院政治老師擬寫的《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在大會發言。 2008年3月13日,被任命為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 2008年4月10日,被任命為第三屆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2009年4月23日,被任命為第八屆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2009年4月24日,當選為第十屆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會理事。 2009年7月25日,當選為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理事。2009年9月10日,被任命為第三屆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 2009年9月24日,被任命為第八屆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 2010年2月3日,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升任為駐會副會長(協助會長工作)。 2010年8月26日,被任命為第十一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
| Home » » 高僧學者名人批判雙身法之西藏密宗(偽藏傳佛教)證據大公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