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 高僧學者名人批判雙身法之西藏密宗(偽藏傳佛教)證據大公開 |
《學誠帝國》連載四(賢醒著) |
圖示:學誠大喇嘛與企業家曹德旺先生在福建福州崇恩禪寺撞鐘。 當學誠以西藏密宗《廣論》等所傳喇嘛教男女雙修為畢生所修, 當住持是喇嘛,所謂的寺院就已經是喇嘛廟,更不應該被稱呼為禪寺。 這裡沒有禪法,有的只是敗壞禪宗、敗壞佛門的印度教性力派! 在《廣論》洗腦下,學誠無慚愧心,不曾為自己的惡行懺悔分毫,並散播種種謠言妄圖東山再起! 二、棄位大臣 01.賢雙 賢雙,內蒙人,生於1976年,本科學歷,2009年出家,2010年受戒,2019年還俗。 賢雙是較純粹的學誠理念貫徹者,他早先由《廣論》學習而出家受戒,先後被安排帶淨人班、教化部居士教育。 2014年由於悟光法師講課側重講《廣論》,疏於學誠理念,被撤職,由賢雙法師負責教化部,帶動講師班,大力提倡皈依學誠。且面向所有信眾,開始公開宣揚學誠是玄奘大師轉世、菩薩再來等神異故事。由於能力出眾,2016年被派到非洲,學誠對著弟子們誇他是“以後的祖師”。 賢雙法師開示摘錄: (1)大家要親近善士、依止善知識,我們依師最後的目的是為了學法,得到師父的法身。師父可能現在正在忙,經常在世界各地,那我們核心還是要趣入師父的法身。——(賢雙法師2014.04.27准講師課開班) (2)前幾天,咱們寺院就來了一位尊者。他們說,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了。——(賢雙法師2014.05.24見行堂講“四力懺悔”) (3)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玄奘大師傳》,來策發一下。我們帶著一種什麼心情來看呢?我想我自己看的時候,我會作意:師父,師父和玄奘大師,可以觀想,或者認為師父就是玄奘大師再來。確實以前有一個常住義工,她非常肯定地說:唐朝時候,她是一個宮女,她那時就聽過玄奘大師講法,玄奘大師就是師父,她確定不疑。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師父所做的事業,還有師父的特點,有很多地方是和玄奘大師有相似之處。比如說,玄奘大師在印度,他是三藏法師,不論大乘和小乘都有非常高的造詣。師父也是被全印比丘僧學會認定為“三藏法師”。玄奘大師翻譯經典,整理當時國內教義。師父也是,現在僧團六七十位法師正在校對律典大藏經。還有我們的翻譯事業,玄奘大師的譯場,我們現在也是一個譯場。我們現在是無形的譯場,僧團這個譯場規模就很大,並且還有我們幾百名居士翻譯工作者。包括玄奘大師當時和國君的往來,利用國家平臺來弘揚佛法。我想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內心可以抱著師父就是玄奘大師再來,或者說師父在唐朝時候是什麼樣子,這樣一種心態來看。我們會感覺到祖師、師父這種道心,他們對我們這種功德,佛菩薩、祖師大德,生生世世,應世而生。剛才說我們如何來觀賞師父在唐朝的示現,或者說玄奘大師在現在示現師父。玄奘大師宗法相唯識,師父也是研究法相唯識,研究生也是專門做法相唯識。師父剛開始在僧團也經常提到那蘭陀寺,說我們目標以後要建那蘭陀寺。——(賢雙法師2014.06.21講師課紀要) (4)信師如佛。信的功德有哪些?善知識講到了學修有沒有成就的因在哪裡?核心就是對師長的信心。剛才聽到的公案,我們具備弟子相,自心具恭敬心和慚愧心就能證果。——(賢雙法師2014.08.16講師課要點) (5)有一次星雲大師看到師父就說:“你這麼年輕就有成就,要遇到一個像你這樣的人,在我們中國,五百年才出一次、出一個。”師父也特別謙虛,馬上向星雲大師說:“像星雲大師您這樣的人,我們在中國一千年才出一次、出一個。”——(2014台南學佛一周年共修,賢雙法師總攝開示) (6)一天五次的時間,早上第一次是6點,我開始還擔心同修有沒有起床,後來也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就確定在6點。早上6點、上午8點50、中午1點、下午3點、晚上9點,同一個時間,我們全球同步祈求。祈求可以是祈求文,或者如果你特別忙,也可以“四皈依”——皈依師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祈求師父、諸佛菩薩加持,這是皈依佛。先把皈依境現起來,師父和十方諸佛菩薩。所以我們講師班一個中心——依師,一個定位——佛教傳教士,四個基本點——聞思、承擔、定課、戒善,你要經常串習。——(賢雙法師2015.01.17講師班課紀要) (7)魔子魔孫有什麼特點?他有誘惑性、麻痹性、欺騙性。我們不知道,最後被害死。——(選自2015.01.31講師課賢雙法師) (8)師父已經證得道次第,我們一定能走上去。師父的恩德,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淚止不住。念師恩每天過一遍,得很大福報,積累很大的資糧。思維一遍師恩也會淨除很多罪業。報恩力很重要,有報恩的意樂造業現世就感果,尤其對善知識。本月的作業是憶念師恩。——(賢雙法師2015.03.14講師課) (9)這次還有專門針對懺悔依師的業障,受八關齋戒,學修師父功德、師父的五件事,還會聽師父開示,以及其他法師的開示。所以說確實需要很大的福報。——(賢雙法師“止觀四資糧之悎寤瑜伽”——2015.04.24精進共修) (10)佛陀會化現善知識利益我們,我們需要親近善知識,對善知識修信念恩,如法修心,視師如佛。佛陀會在不同因緣點化現不同善知識,比如在唐朝,師父是法門寺方丈,現在他又把握和主導現在的因緣。佛陀變現舍利利益我們,也通過講經說法利益我們。我們學習《廣論》,師父開示《百法》和“人生系列”,我們所有一切,無時無刻不是被佛陀、善知識恩德攝受。佛舍利是佛功德的體現。拉回到現在,十年前師父是什麼因緣做的法門寺方丈?這是一種因緣相續。背後的因緣是一種業力,是諸佛菩薩、師父多生多世的願力和佛舍利的功德,我們要多思維。師父也是在降生前就觀好了各種因緣,一環扣一環。要在佛教興盛的國家,就是中國。還要觀家庭、父母,比如極樂寺相當於我們的第二大道場,由師父的祖母發心創建,母親籌建恢復起來,這樣這麼多女眾才能學修。有一個講師,現在是比丘了,親口跟我說,他去法門寺,感到非常熟悉,唐朝時他是那裡的執事,師父是法門寺方丈。從前世今生來看,釋迦牟尼佛,包括佛指舍利、師父在法門寺的因緣,和現在的因緣絕對有必然的關係,都是佛菩薩利益眾生。——(賢雙法師開示:發大乘心,荷如來擔2015.05.23課堂紀要) (11)如理依師造心業,就能讓我們不墮惡道。——(賢雙法師2015.06.06講師班紀要) (12)道之根本是親近善知識。依師它是道的根本,它就是一個修行的因果、解脫的因果,那包括具德相的善知識(善知識的十德相)。具德相的善知識他是諸佛菩薩的代表,那包括師長他這種功德和加持力,他這種不可思議的對境、不可思議的功德。所謂不可思議的功德,那我們在講師課也講過,我們對於師長對境我們造半天的業,那它的功德就是無量無邊。這個是和我們傳統的觀念是不一樣的。——(賢雙法師2015.07.25組長班委共修總攝開示) (13)佛陀他在涅槃的時候,他說以後他會示現比丘身、凡夫相來度化我們,大家相信不相信?(眾答:相信!)最近幾年,很多的居士——上方寺、黃普院、陝西的法門寺、咱們寺院的居士——其中在上方寺有四個居士,他們在誦《心經》的時候,同時就回到了明代,當時師父也是方丈,他們也是師父的弟子。包括在法門寺、黃普院,他們都能看到師父,他就是多生多世過來救度大家的。——(賢雙法師2015.08.03外文學員見面會開示——觀音菩薩成道日) (14)修福報集資糧就要對師長三寶境。不同的供物,有不同的果報。但是為什麼果報這麼大?因為供養三寶,對境非常大。供養師長的對境更大,這是供養的緣起因果力。供養的對境(“心法業果如實理,有為對境次第分”)師長>一切諸佛>菩薩>緣覺>羅漢>僧>人>畜生。對境越大,所得的果越大。師長對境最大,然後是一切諸佛、菩薩、緣覺、羅漢、凡夫僧、人、畜生。具德師長與佛從功德來講是無二無別的,諸佛和師長的法身都是同一個,但是師長對我們的恩德比較諸佛大。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恩德要大於其他諸佛,因為我們現在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供養師父大於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因為本師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我們沉淪,末法時代與我們有緣的佛化身為善知識,師長親自過來救我們,所以要大於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恩德。這是心念的一種緣起力,心的業果。所以依師法非常重要,承事和供養師長,造業緣起甚深,果報巨大。供養能夠令師長三寶歡喜,佈施能夠令眾生得到滋養。承事師長三寶供養,承事也是供養。這個所緣境是最大的。供養法門,以依師法為根本。——(《為什麼要修供養》——賢雙法師2015.08.29講師課紀要) (15)佛法怎麼修啊?肯定是需要祈求、憶念師父,來得到他的加持力。——(賢雙法師2015.10.05歐洲組參訪賢雙法師開示) (16)那我們也知道,最近這幾年很多的居士他們都能現起無限生命,師父生生世世確是佛菩薩化現過來救度我們的。前一個月我帶了一個班級,他們核心骨幹去上方寺,大概30來人,人家也有7、8人就現起,當時師父是在那個寺院,有兩個是出家眾,包括師父在丈室坐化的經歷。他們就非常真實地又看到了,7、8個人。那確實是佛菩薩來化現善知識來攝受我們、來救度我們,讓我們學到真正的佛法,讓我們有信心來發菩提心,有信心來學修這條菩提路,那確實是真實不虛、真真切切。——(賢雙法師2015.10.17外文組義工培訓) (17)在師父的帶領下,完成中國佛教的新生。在《大般若經》裡面——《大般若經》也是我們《廣論》的母經,《大般若經》裡有授記:佛陀的正法還有500年的興盛時期。這500年,在《般若經》裡寫得非常清楚,由北轉到東北,叫“東北方品”。“東北方品”的精確地址就是漢地,時間起始點是現在。大家問:“《般若經》中說到東北方品,是指漢地嗎?”師父說:“那當然,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能否把握機會,就看你們的了。”正法要興500年,正法就意味著,正法時代證果的人就會很多。這是最後一個正法時代,我們和團體的業力,就說在第二個100年、200年、300年,希望大家我們七八世都要轉到這裡來。我們想想,最後一個正法500年,在漢地緣起的地點和時間。——(講師團成立6周年分享會——賢雙法師2015.10.24講師課紀要之一) (18)為什麼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為什麼今天來到龍泉寺呢?那我告訴大家啊,你們已經找到了你們宿世的師父,你們已經找到了你們的道場。真的,能來到龍泉寺,我們皈依學誠大和尚,這是宿世的緣,這個是肯定的。那可能大家在外地不知道,那在我們龍泉寺的大量的居士,他能夠現起無限生命,這個確實是,學誠大和尚宿世,生生世世,來娑婆世界,生生世世過來度化我們,那我們做他的弟子。——(賢雙法師2015.10.31“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皈依法會) (19)佛的化現,包括師父化現就如大富長者,出世和我們在一起攝受我們,給我們平臺慢慢成長承擔。佛法中心就是菩提心,但是修道之路的起始還是皈依、依師。我們從法的角度,怎麼來看師長呢?師長就是一個活的菩提心的展現,所以道之根本是親近善知識。我們學菩提心的時候感覺挺抽象的,“為利眾生願成佛”,我們怎麼來親切真實地感受?怎麼對菩提心有信心?怎麼策發?善知識就是證悟了菩提心,本身就是菩提心的顯現。從師長大悲不住涅槃,生生世世來救度我們的故事,來感受大乘道的情懷;從師長建教弘法的荷擔精神感受菩提心的宏博;從師長培養呵護僧俗弟子的法身慧命,感受無盡的悲心;從師長的利生事業感受菩提心的功德。原來我們和菩提心這麼親近,被菩提心所攝受和加持,非常親切和真實。——(賢雙法師2015.11.07講師課紀要) (20)師父他確實是生生世世的。每次到咱們寺院,很多居士,大概有幾十名居士了,在上方寺也好,或者黃普院也好,或者法門寺也好,能現起師父在這個明代,法門寺是唐朝時候,都是方丈。就是說,佛菩薩他這種悲心非常強烈,他每世在寂滅樂的時候,因為這種悲心的緣故,他又過來投胎來了,又過來救渡我們來了。——(賢雙法師2015.11.14外文組義工培訓) (21)我們看師父的這個功德啊,通過深入的學修啊、瞭解啊,慢慢會越來越堅信是佛菩薩再來、聖者再來,來度化我們的。他安排的這種學修體系,這個因緣它是最重要、最珍貴的。當下我們最大程度的融入這種因緣的話,那實際就是我們未來的生命就會有把握。師父他就是三寶的活生生的代表,活的三寶。很多事情,師父在30年前就想好了,但是現在才一步步開始落實,對不對?這就是因緣觀嘛。——(賢雙法師2015.11.28外文組義工培訓開示) (22)一切的源頭,這些呈現,全部還是在師父。師父或者說我們這個道場與其他的一些道場不共之處在于,師父是佛法轉化到心法,是心法的引導。師父說居士的學修主要是信心,有了信心的話,煩惱也沒有了,願意發心,願意承擔;沒有信心的話,一切都來了。師父此生來到漢地,他的使命就是把漢傳佛教給發展起來,把整個佛教發展起來。法,不是僅指《廣論》,法的本質是心法,師父的心法。師父講法還有個特點,他講完一堂法,幾乎所有的人都能找到相應點,這個才能攝受住。龍泉寺居士學修體系十年來主要成就、成果、經驗是什麼?能夠驗證善知識的功德——善知識他是內證外弘,內修外弘。驗證善知識功德,驗證團體殊勝。最後還是回歸到信心,一旦有信心的話就好辦了。作為弟子,我們要跟上善知識、配合善知識。因為在我內心當中,也是真相,師父確實是佛菩薩再來,圓滿善知識。現在各方面發展得不完美、有漏缺,我個人認為,還是沒有跟上師父。如果能配合起來的話,能更快、更完美。我帶講師班依師法做了一個系列引導,師父為什麼是佛,如理觀察,根據《廣論》、現實如理觀察和體會,觀功德,念恩德。這個也需要慢慢地修。師父他是證悟空性,他是緣起的、平等的,菩提心,平等舍,他是沒有分別心的。——(2015年賢雙法師接受“十周年畫冊”採訪) (23)我們今天能夠承擔講師,就是無限生命意義上的相續,和師長無限生命的契約。——(賢雙法師2015年講師班課) (24)有個講師去上方寺,他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師父。所以我們的皈依境一定要現起來。——(2015年准班課堂——賢雙法師開示) (25)在無限的生命當中,師父一直在攝受著我們,我們一直在發心。——(賢雙法師2016.02.20,學修處區域管理組在教學樓601教室第一次例會) (26)“老實”和“認真”兩個詞太平凡,但是這兩個平凡我們是有傳承的,印光大師給圓老的傳承就是“老實”,弘一大師的傳承是“認真”,師父圓滿地傳承下來。——(賢雙法師04.11講師課紀要) 02.賢頌 賢頌,1988年生,2008年高中畢業,2009年皈依,2010年出家,2012年受戒,2019年還俗。 2008年高中畢業後,對人生迷茫、無助,不知生命意義何在,於是便去北京投靠上大學的兄長,讓他幫忙找工作,其兄安排賢頌於香山一琴館學習古琴。期間接觸了一些佛教徒,對佛教產生興趣。再者其兄為龍泉寺的居士,心存出家之念,一方面需要家人支援,另一方面也為了讓弟弟學佛,便於2008年冬天帶賢頌去了龍泉寺。 2009年五一法會期間,賢頌皈依學誠,皈依後雖然不知皈依之意,但出於對兄長的信任以及佛教的好感,將生活重心逐漸放在了山上,多次參與及護持法會。在此期間,其兄長帶著賢頌及賢頌的幾位高中同學組建了《廣論》學習班,開始學習《廣論》。此時的賢頌對佛教基本名相並不瞭解,只是基於學習氛圍單純,沒有世間功利、瑣事、是非而參加。一次課上,一位同學表示出家之心,其他同學亦如是,本無心出家且對人生迷茫的賢頌便逐漸被強行拉上了山。上山后,賢頌在“師法友”的氛圍中也有了出家之心,也有外界一大學生自殺之事有感生命在於內心境界的昇華。 於2010年出家後,在工程部承擔兩年,其主管為賢立、賢日法師,主要在工地做事。 2012年受戒後被安排至精舍閉關七個月,負責藏經校對工作。2013年自精舍回寺後,便被安排帶准淨人班、淨人班,隨後於2014年開始在學修處承擔,帶班長班,後來負責“佛子之家”。“佛子之家”主要是男女眾出家審核的組織,尼眾大多都經由賢頌之手送往極樂寺。2018年知曉學誠事件後,先是與幾位法師參加審聽賢丙舉罪,當聽聞到師父對尼眾的侵犯時,極度不安、痛苦,不能接受,後選擇去非洲“龍泉博華寺”逃避。後回國,2019年還俗。 以下為賢頌法師開示節選: (1)你對善知識逃避,我們生命覺悟就沒有希望啦。——(班長班課2014.11賢頌法師開示) (2)你說我要像師父那樣,那就麻煩了,師父天天睡一個小時,那我也跟他學,肯定做不到,多打擊信心。師父說:“菩薩不一樣,發大心、發大願、廣度眾生。”他的生命格局非常的寬廣,他的生命與無量有情的命運結合在一起了,活得非常有意義。他知道他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能夠饒益眾生。就是師父一個微笑,都能夠讓很多人對佛法產生興趣。就是他的發心決定的,他內心的這種菩提心決定的。——(【文宣組】01.24班長班學習師父廣大供養開示——-賢頌法師授課) (3)首先,我們要努力希求和師父、善知識結善緣。我們要不斷地依師,親近師法友團隊,努力去營造自己修道的增上環境。在我們的修道中,最有保障的就是跟善知識的因緣。我們要如何拉近與師父的業緣呢?一是我們要依師,廣大承擔師長事業;二是我們要對師父修信念恩,數數憶念師父的恩德。因為只要你願意接受師父的引導,他就會毫無保留地引導你。當我們對善知識有了強烈的希求心,就會感得善知識的拉拔、攝受。當我們在山下遇到境界、困難的時候,要想到祈求善知識,學會祈求善知識。——(20150207班長班課賢頌法師開示緣起法) (4)聽師父開示之前我們也要多多皈依祈求,祈求我們能真正跟善知識的心相應,他說的法能轉換成我們內心的狀態、內心的相續、內心的境界。通過聽他的開示,能夠讓我們跟善知識的心融為一體,時時刻刻都能夠領受他的加持、攝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師父的弟子,都應該有一種心願:把自己放在師父的格局下去配合他,用佛法給更多的人帶來利益。——(【班長班】同心同願同行——2015.11.14賢頌法師開示) (5)我們怎麼樣能夠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義?我們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善知識的格局當中去看待,想想他做的這些事,那麼廣大的佛教事業,我能夠通過哪些角度參與進來。參與進來了,就會得到很大的功德和利益,才談得上無限生命跟著他一起走。——(【班長班】同心同願同行——2015.11.14賢頌法師開示) 03.賢山 賢山法師,1982年生,本科學歷,2007年出家,2012年受戒,2019年離開體系。 賢山法師本科畢業後,到龍泉寺參加法會期間,對寺院較相應,逐漸生起在此出家之心。後來捨棄世間生活,來到寺裡常住。剛出家時照顧在工地受傷住院的賢立法師,後來自身因追求幹活淨罪集資而過度勞累,導致心包大量積液住院。出院後繼續在寺內承擔。後來因為個性強、固執,盲修瞎練密法,不夠單純、不能完全接受道場理念等原因,被學誠派到南方崇恩禪寺,直到2012年才被允許受戒。受戒後的賢山法師又被學誠派到崇恩禪寺內。後來學誠又將賢山法師從外地調回了北京,在他身邊做侍者。而回到權力中心的賢山法師,也參加了居士教育。除了給班長班固定開示外,有時也會舉辦禪修營來宣傳學誠功德、道場理念。 2018年被學誠派到非洲道場,而舉治事件發生後,賢山非常相信學誠,並親自寫出《恩師頌》等多種歌曲,呼籲大眾要相信學誠。後來沉默,不再發聲。 2019年由非洲回國,“背叛”學誠,離開了龍泉寺體系。 以下為賢山法師開示節選: (1)他……具有菩提心這種聖人,他的心量啊,以法界為量,“量等虛空,周遍法界”,因為那顆心是無限的……不是說他不管我、不幫我,而是說我們自己沒有伸出手,或者沒有能夠和他結個緣,也沒有如理如法地去祈求、去皈依啊!這個祈求不是我們現在只是念一念,而是心與心的默契。真正的祈求是心與心的默契,因為有共鳴,人有共鳴,是善於把自心打開,一心一意地去依止、去仰望,去向他訴說,也是我們念咒。哪怕你很簡單的:“師父啊!你看看我今天怎麼這樣狀態?”你就這樣跟他說,啊,真心地去說,這都很多好的祈求。很直白地去說,並不一定念得很好,哪怕你就自己很熟悉的狀態。比如說我自己就是,常常很自然地祈白:“師父啊!我們如實的精神導師! 請您慈悲攝受加持愚笨的弟子,遠離惡法,讓弟子的內心能夠和善法相應,和菩提心相應。請求師父加持,能夠生生世世,實修道次第,生起真實無違的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能夠像您一樣,做一個有願、有行、有用的出家人,此生乃至未來的無限生命中,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走出一條路來,給眾生帶來光明和希望。”啊,就這樣,哪怕很簡單、很直白。那他那樣念念,他祈求一下,是不一樣的啊!這個祈求以後,和我們自己的感覺到有轉機,內心裡面,乃至共鳴,共鳴以後會很有力量的。 這個佛道如果沒有善知識攝受,你肯定走不下去,走不下去,依止善知識是一 切功德利樂的源泉啊!——(賢山法師開示,2014.05.17班長班課) (2)我們龍泉寺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說我們有善知識的攝受,有師父指導得比較好,比較嚴格的學修體系,這個一般地方是沒有的。你比方說我們出家人都不拿錢,一般寺廟做不到。師父慈悲智慧,師父帶我們不是一生一世了。 有一次,師父跟我們一個法師講說:“你知道嗎?你們能出家都是我過去發的願,都是願,包括我們大家坐在一起。”師父因為多劫修行,發願攝受和他有緣的眾生吧,他心心念念想的是去怎樣去利益眾生。他內心裡面有一個非常弘偉的成佛的藍圖,在他內心裡很清楚帶我們去什麼地方,怎麼樣帶著我們快速成佛。師父這樣廣大澎湃的聖者示現,給我們創建各種各樣的平臺、法會,讓我們到這裡歷練,接引不同層次的人。我們又做動漫,各種現代手段,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 證悟無上“大圓滿”“大手印”,沒那麼難。我在家的時候,就接觸過“大圓滿”的一些法,但是現在修“大圓滿”法都一樣啊,這段時間真的很慚愧,(雖然接觸了這麼多法)根本沒有時間修啊,根器不夠,條件不夠。 大家來這裡做義工參加法會,我目的是未來經營我下一世,下一世能更早地接觸團隊,更早地走上心靈提升的道路,更早地遇到善知識。 做一個老老實實的聽話病人。不光聽話,還要知道自己是個病人。靠自己根本不行,靠師法友團隊,靠同行,靠善知識。他們是過來人,他很清楚該如何做,把自己放下,所有的生命完全交給他。乘著一條大客船,我們在船上跟著他,將會以最快的速度越過生死的苦海,把自己放下,融入到師法友團隊,一心一意跟著善知識。在這個大船上,不管遇到什麼境界,都不下船,然後跟著走,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彼岸。成佛之道,最快的途徑就是這個。——(2014年7月23日“多語種六·一九法會”前行會賢山法師開示) 04.賢清 賢清,1980年生,2007獲北京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出家,2009年受戒,2021年還俗。 出家前接觸傳統文化,後來學習《廣論》,受學誠及學長感召,及弘揚傳統文化、做學誠的佛教事業而發心出家。出家後的賢清被學誠重點培養,面對父母來寺下跪作無情處理,依舊堅持追隨學誠出家。學誠將賢清帶在身邊做侍者,並支持賢清學習英語,賢清曾擔任北京龍泉寺國際弘法事務執行長、翻譯中心副主任、荷蘭龍泉大悲寺副住持等職務,同時還任寺院書記會秘書長。 以下為賢清法師開示節選: (1)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諸佛菩薩有一個代表,就是善知識。在這樣一個時代能遇到一個大德,那是眾生的福分。——(2015年3月賢清法師開示) (2)我覺得目前我之所以能夠遇到佛法,選擇佛法,選擇出家,在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緣起就是因為遇到師父,感觸到一位大乘的善知識,他的心胸的格局和他的一種生命的藍圖,給自己的生命帶來很深的震撼。因此,自己學佛出家之後,一直感受到的是一種向上仰望的心境,一直感受到一種可望不可及的生命狀態在前方引領。——(賢清法師:在2015.05.16北美“月共修”上的問答) (3)佛法是心法,是善知識的心路歷程。我們要瞭解佛法,就要瞭解善知識的心路歷程。怎麼樣建立絕對的信心?就要靠高量的善知識加持。善知識的加持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量,讓我們能體驗到生命從來沒有體驗到過的快樂。師父堅持二十年上早晚殿,即使學習到淩晨,照樣起床上早殿。師父堅持學習,按圓拙長老的要求背誦傳統文化經典,儒家功底、傳統文化功底十分深厚;讀本科、研究生,做的筆記累積超過千萬字。擔任福建佛學院院長,一人帶多門課程,以師父的心境,教書就是學習,就是更深層次、更系統的學習。師父出差都會帶上幾本書,路上就看完了。師父講,學習的面不能太窄,太窄的話度眾的面就不會廣。經典的要讀,最新的書也要讀,所以師父和人交流,能夠利益到各行各業的人。師父認為,“眾緣和合,實際上就是合作”,把佛法的理念、智慧應用到生活中,就是要學會與人合作。——(賢清法師開示《佛法心歷程》2018.05.06) 05.賢律 賢律,1980年生,福建人,北京大學博士,2011年出家,2012年受戒,2021年還俗。 賢律自學生期間便參加了《廣論》學習,博士畢業後發心出家。 2017年,學誠安排賢律為寺院常住義工講《廣論》課程,2018年調往廣化寺,並擔任僧值。 06.賢信 賢信,1977年生,本科學歷,2010年出家,2012年受戒,曾任龍泉寺資訊中心主任等職,2020年還俗。 三、保皇餘流 01.悟光法師 1977年生於河南,大學本科學歷,2000年由大慶淨覺寺本英法師剃度出家,2003年於莆田廣化寺受戒,曾任學誠侍者(秘書)、龍泉寺翻譯中心主任等職,龍泉寺五大書記之一。 02.禪興法師 1974年生於河北,2003年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後出家於莆田廣化寺,後被學誠調到北京。曾任學誠侍者(秘書)、監院,為龍泉寺五大書記之一,在龍泉寺體系中除學誠外威望第一,也是實踐依師第一人。2018年6月參與舉治學誠,同年7月被迫退隱。由於修習“依師法”深入,8月底在賢立法師等人的勸導下,繼續依師,維護學誠。目前居住龍泉寺。 03.賢立法師 1968年生於遼寧,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碩士,2004年于北京龍泉寺剃度。曾任龍泉寺工程部主任,龍泉寺五大書記之一,2016年被學誠安排到莆田廣化寺任監院一職,目前為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04.賢健法師 1972年生於河南,河南大學碩士,2006年于北京龍泉寺剃度,曾任監院,龍泉寺五大書記之一,目前為龍泉寺負責人。 05.賢然法師 1974年生於北京,大專學歷,2007年于北京龍泉寺剃度。曾任龍泉寺執行長等職,後被學誠安排到內蒙古赤峰市佛祖寺,但最後被居士驅逐出寺,目前不知居住何處。 06.賢宏法師 1973年生於吉林,初中學歷,2009年于北京龍泉寺剃度。曾任福建崇恩禪寺、內蒙古佛祖寺監院,目前為非洲坦尚尼亞龍泉檀華寺住持。 07.賢日法師 1985年生於江蘇,中專學歷,2008年于北京龍泉寺剃度。曾負責極樂寺建築並指導極樂寺僧團,目前在福建仙游雲林寺住持。 08.其餘人員狀況 略
四、辨明邪伪 (此處全為文章超連結,且已失效,故暫且予以刪除。) 五、以戒为师 (此處全為文章超連結,且已失效,故暫且予以刪除。) 文章來源:t.cn/A6aQ6rNn 補充《廣論》教導邪淫、聚眾淫亂之法的證據,讀者便可以理解為何學誠會出家之後越學越無恥、越淫亂。 又,因為西藏密宗喇嘛教為避人耳目,一貫使用一種叫做黃昏語言的秘密雙關語,所以,原作者—大善知識於括弧內白話解釋,令真相大白於天下,避免多少女性受害,多少一心向佛的有志青年被誤導入邪見深坑! 宗喀巴則認為,應有明妃合作而取得紅白菩提心,以之作為秘密灌頂之用:《《為講經等所傳後密灌頂,謂由師長與自十二至二十歲九明等至(謂須由師長與自十二 歲至二十歲各種不同年齡之九位明妃,一一與之交合而同入性高潮中而觀樂空不二,而後一一射精於明妃下體中而收集之),俱種(具備九明之紅白菩提--上師與 明妃混合後之淫液--俱有男女雙方之種子)金剛(此淫液名為金剛菩提心)注弟子口,依彼灌頂。如是第三灌頂前者,與一明(與一明妃)合受妙歡喜;後者隨與 九明等至(後者則是隨即與九位明妃同入性高潮中),即由彼彼所生妙喜(而取得甘露為弟子灌頂),……》》(21-399~400) 宗喀巴雲:《《先供物請白者:以幔帳等隔成屏處,弟子勝解:「師為金剛薩埵」,以具足三昧耶之智慧母--生處無壞(生產 之處無壞)、年滿十二等之童女--奉獻師長(以私處完好無壞而年滿十二歲至二十歲童女九人奉獻與師長同樂而作供養。「等」字謂十二歲一人、十三歲一人、… 乃至滿二十歲一人,共為九人)。如《大印空點》第二雲:「賢首纖長目,容貌妙莊嚴(容貌必須美麗),十二或十六(年歲須在滿十二或滿十六歲之間),難得可二十(若有困難者,則可用滿二十歲之未婚女人奉獻師長行樂,以取得師長歡心)。廿上為余印(若超過二十歲以上者,則屬於其餘手印之用者,不適合作秘密灌頂 之用),令悉地遠離(會使得密灌所應得之悉地皆遠離而不能獲得故)。姊妹或自女,或妻奉師長。」》》(21-376) 宗喀巴複雲:《《修「密灌頂物」者,次由師長具主尊慢,將俗女身觀空之後,(觀想出)生天女身,先應加持金剛蓮華(先應加持明妃之女陰),而(與明妃同)入等至(同入性高潮),(于性高潮時應)念誦:「嗡薩縛達塔伽達阿奴惹迦那,班拶娑跋縛,阿摩郭吭。」此出幕經與集密經。(然後再觀)想以心間種子放光召 請毗盧佛(密宗所說之雙身像報身佛)與佛眼等入定(入性高潮中一心不亂、不起分別心),(再觀想毗盧佛父母行淫大樂而流出紅白菩提--淫液)從毗盧門(從 自己頂門進)入自身中,大貪融化,經阿縛都底(經中脈)至金剛摩尼(至龜頭),堅固俱生(令陽具堅挺不軟而生起俱生樂不中斷)。如集密後續雲:「金剛蓮華 合(男女二根和合),集諸有金剛(收集諸有之金剛心--精液及女方之淫液),身語意加行(指行淫過程中之身語意業努力等行為),彼悉攝心(悉攝入於男女雙 方淫液菩提心)中,由金剛路出(由尿道出精),降于弟子口(再注入弟子之口中)。」》》(21-376~377) 宗喀巴又雲:《《傳密灌頂法者,次從蓮取其金剛(接著從明妃之下體取其金剛心--淫液):以大指無名指取摩尼寶(以手指撮取上師射於明妃女陰中之精液), 勝解「如來化汁與自菩提心無二」(應當生起勝解:如來化現之汁液與自己之菩提心精液無二);恐彼持「語金剛彌陀慢」之弟子見而不信,故遮其面,非彼手眼所及(不令弟子眼見或以手觸及),誦金剛鬘經所說之:「過去金剛持,為佛子灌頂,以妙菩提心(以如是上妙之淫液菩提心),今為子灌頂。」又誦:「嗡啊班拶枳 吽」等主尊咒,(將淫液--金剛心)置彼口中。弟子亦應想是毗盧佛等一切如來總集體性,念誦「阿賀摩訶蘇喀」而咽,咒義為稀有大安樂。次明妃從定起(然後 明妃從一心受樂之境而起身),不著衣服,于蓮華(於自己之女陰)中取甘露滴,如是置彼(如是置於彼受密灌之弟子)口中,彼亦如上而飲(弟子亦如前面上師所 授一般而飲之)。言如是者,謂非眼手之境(不許弟子觀見及手碰觸之),亦以大指無名指取,如前誦咒及頌(而賜與弟子嘗之)。言如上者,謂以總集一切佛心 (觀想一切佛父母合于上師與明妃身中而行淫受樂流出紅白菩提心,由密宗行者收集之)而飲,亦如前誦「阿賀摩訶蘇喀」。月稱論師……等說:雖一弟子(雖然灌 頂時只有一位弟子受灌),亦須父母俱傳秘密灌頂(亦須上師與明妃二人在密灌壇場同時行淫而傳秘密灌頂),缺一不成(若缺明妃或上師其中一人,即不如法)。》》(21-376~377) 隨後之灌頂,宗喀巴如是雲:《《如是五次第論及攝行論亦說:將菩提心(將淫液)安置瓶內或杯中而為(弟子)灌頂。明顯雙運論說:師長以大指無名指,(將淫液)授弟子口之後,仍將(其餘)菩提心(淫液)放螺杯等中,和以香水,唱吉祥頌為先而為灌頂,引月密空點經為證。……秘密灌頂之體,如大印空點第二雲:「由大無名合,受用入內身,爾時生正智,猶如童女樂。」謂以師長父母空點安置舌上(此說以上師及明妃之淫液安置于弟子之舌上),由嘗彼而生妙樂三摩地(由嘗彼淫液以引生淫樂而入妙樂之一心不亂境界)。……秘密灌頂之後,弟子先以「菩提金剛」等文請白師長。師長次以前所供養、具三昧耶與律儀之明妃,或其餘有妙色像者(師長隨即以受灌頂之弟子在方才所供養之美麗明妃數人,或其餘具有妙色像之明妃,指示弟子), 告(告訴弟子)雲:「此悅意色像,佛觀汝應依 (「佛」觀察而認為:汝應依止此等妙色之明妃而修雙身法),輪次第結合(自己中脈內之五輪須依次第與明妃之中脈五輪結合:謂全身皆須緊密結合,及由下體運入明妃中脈下端,而與明妃之明點在明妃之中脈五輪內結合運行),當受勝妙樂(應當由此享受殊勝之妙樂),由金剛跏趺(由坐姿之淫行及第四喜之樂空雙運), 心(精液及覺知心明點)入摩尼(移至龜頭)中(而引生第四喜大樂)。」令其了知(令弟子知曉此密意)而(將諸位明妃付)與弟子(弟子隨即與此眾位明妃而共修雙身法)。……明妃以紅花等妙香塗飾(之)裸體(內有淫)水(出)生,(手指自己之下體而指)示弟子曰:「稀有妙蓮花(這是稀有美妙之蓮花),具一切安樂(具備一切安樂),若如法依止,我常住彼前;親近諸佛等,如作蓮花事(若作雙身修法之蓮花事業),自在大樂王(此謂密宗所說之報身佛--譬如密宗之普賢 王「如來」),恒於此中住(永遠都是住在此蓮花中)。奔拶(依止)木叉(解脫)賀(可喜可賀)。」》》(21-377~382)。此即西密黃教宗喀巴所說 之密灌也。 宗喀巴又雲:《《秘密灌頂(之目的),為令(弟子)成為信慧之田,守護三昧耶,及清淨語。成「信田」者:謂於密咒(及)密行 (雙身修法)不生邪疑,信心堅固。令成發生彼信法器之理:謂將明妃奉獻師長,及嘗師長明妃等至二界(及嘗二人交媾大樂後射精之男女混合後之淫液),由師長與本尊力故生殊勝樂,遣除不信。……空界,.拏熱跋謂(為)師長父母(上師為父、明妃為母)金剛(陽具)蓮華(陰戶)交合(名為)空界。此中實具二界(此 空界其實具有上師之種子及明妃之種子,故合名二界)以及香水(以及淫液),餘者集其淨分精華。清淨語者,謂不異「主尊父母」之「師長父母」等至(性高潮中之一心不亂境界)所生俱生喜之密物(所生第四喜而射精混合後之淫液),與請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所化體性無可分別(謂諸佛亦由此紅白菩提種子所生,故皆同此體性故無分別);具大力故,嘗彼能生大印點中所說如童女樂。如是彼樂下至舌喉等處,能淨彼彼諸處脈風,故能淨語。由舌嘗受菩提心味能淨語者(由舌嘗淫液味而能清淨語業者),是密灌頂之力。由身領觸二界(由色身領受上師與明妃行淫混合後之淫液所產生之)觸塵、能淨意者(而能清淨意業者),是第三灌頂力。如是由彼勝物因緣,加持脈風及菩提心,故成修脈風猛利等瑜伽之器。由修彼等,成自加持幻三摩地之器,故于修習彼道獲得自在。》》(21-416~418) 如宗喀巴雲:《《若謂「此處須以師長教授、了知四喜差別」;四喜雲何?如穗論第五雲:「此從波拉根本(此乃是從明點等觀想,以雙身法合修作為根本),從密蓮華、金剛摩尼,生前歡喜等三(從秘密之陰戶、男性之龜頭而生起前三種歡樂之喜),於摩尼中生俱生喜(最後則於龜頭中生起第四喜,名為俱生喜)。此是一種建立。」又引時輪宗雲:「液始從髻處,至毫蓮為喜(觀想精液白菩提心「明點」從頂門處出現,降至金剛毫端「龜頭」或陰戶而生第一喜);勝喜與妙喜,從喉心處生(「勝喜」與「妙喜」,則是將龜頭中能生淫樂之明點上升至心處與喉處而出生)。臍處起離喜 (「離喜」則是將明點降至臍輪時出生),乃至密蓮華(乃至再降至秘密之陰戶中亦可生離喜)。至密金剛寶,俱生喜不出(「最秘密之金剛寶」第四喜,則是在明點降至龜頭或陰戶中而引生最大樂觸時,卻可忍住而不射精,因此而永住最高潮中連續不斷,並因此獲得世間最大之樂觸,此喜即是第四喜,名為俱生喜,故說「最秘密之金剛寶--俱生喜不出精」)。」前者從金剛根本起(前者是從金剛行者的根本「陽具」開始),未至摩尼中央(尚未到龜頭之中央時),隨處所別,生三種智喜(由明點隨處所到而作分別:生出三種「智慧」之淫觸喜樂)。由斷上上品及上品中品三粗分別,安立歡喜、勝喜、妙喜(由於斷除三種粗分別而安立「歡喜、 勝喜、妙喜」三種)。雖有微細下品,由無粗者,立俱生喜(雖然還有微細下品之「嫌惡」分別存在,由於已無極粗之嫌惡之分別,所以建立第四喜為俱生喜)。……如鬘論雲:「由慧合吉祥(由密法智慧之男女和合而生吉祥),正表示真實(正確地表顯示現法界之真實相),從金剛跏趺(此真實相之證得,要從男女坐姿交合之法引生至樂,直到其樂引起呼吸暫停之時。詳後數句中舉示),心入摩尼中(將紅白菩提心運入龜頭中而生起)。」……謂四喜中立俱生智為此慧智(這是說:在四種歡喜中建立第四喜證得之「俱生喜智慧」為此雙身法所證得之智慧)。生起之時,謂菩提心至金剛摩尼未出之際(俱生喜生起的時候,是說在精液已出 至龜頭,享受極樂而尚未射出之際)。金剛跏趺,謂住摩尼、二鼻孔內停息之時(金剛跏趺之意,是說:將明點及精液出至龜頭引生極樂觸,而控制不令出精,長受最高潮之樂觸至幾乎不能忍受,令鼻息停止之時,名為「金剛跏趺」)。毳衣大師說生時與體性同前(毳衣大師說:俱生喜出生時節因緣及其體性,是與前面之三種喜相同--皆由淫觸而出生),四歡喜中,說於勝喜、離喜、中間而生(於四歡喜中,都是要從淫觸之前三種喜樂而出生)。薩惹哈師亦說俱生智為第三灌頂。若傳女子灌頂,「于金剛處」當知為蓮(若是為女子傳授第三灌頂時,應令女弟子知曉「于金剛處」一語所說者是「陰戶」)。此如妙吉祥口授論第三灌頂時雲:「由虛空界金剛合(由觀想金剛界本尊父母和合及自身與明妃交合中之二人明點淫液相和合),具正眼者生大樂(具有真實知曉此法之正眼者,能因此生起大樂);若於正喜離欲喜(若于正受高潮之喜樂時,能遠離射精貪愛之喜),見二中間遠離堅(就見到遠離二邊之中間正道,而得遠離射精之貪愛,令下體永遠堅固不軟而常受至樂永不間斷)。蓮空金剛摩尼寶(陰戶空性與摩尼「龜頭」是金剛乘之寶),蓮藏二合金剛趺(陰戶與陽具二者交合而進入至樂、鼻息暫停時),若時見心入摩尼(若當時看見明點精液運至龜頭而能不射精),知彼安樂即為智(了知彼受樂而不致射精,能永受至樂之道,即是金剛乘之智慧);此是圓滿次第道(這是就是圓滿「佛 法」究竟修證之次第法門),最勝師長共宣說(這種法門是證得最殊勝境界之師長所共同宣說者)。貪離貪中皆無得(淫樂之貪與離射精之貪,此二者中之樂觸正受 其實皆無所得--並無物質之法可得),剎那妙智於彼顯(但是在二根交合之剎那間生起之妙智,卻於彼交合之際顯現),八時一日或一月(密宗行者應當每日八個 時辰,或全天、或整整一個月),年、劫、千劫受此智(或整整一年、整整一劫、整整一千劫中,不斷地在第四喜之交合快樂中正受此智慧)。」正灌頂時受須臾 頃,正修習時、長時領受經八時等(在正受灌頂時,只享受「舌嘗上師與明妃之淫液時引生」短暫之快樂;經此灌頂後進入雙身法之正修習時,則須長時間之領受此 樂,譬如每日八個時辰受此樂。「等」字之意為:全天、整月、整年、整劫、整整千劫而受此樂)。》》(21-383~384) 以上文字,轉引自曠世巨著——《狂密與真密》,原始出處來自于妙吉祥出版社所出版《密宗道次第廣論》 達賴喇嘛在《藏傳佛教世界》這本書中第100頁中說:【在《金剛幕本續》中解釋,密宗系統有四部。不過,只有無上瑜伽能完全展示密續的深廣與獨特,因此我們應該視其他三部為邁向無上瑜伽的進階。雖然四部密續都是利用慾望來導引行者入道,但使用的欲望層次卻不相同。在第一部「事續」中,入道的欲念僅僅是對具有吸引力的異性凝視而已,其他三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的入道意念則分別是對此異性微笑,進而想牽手、觸摸,乃至最後想望性的結合。】(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著,陳琴富譯,《藏傳佛教世界》,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3年10月初版八刷) 達賴喇嘛在他的書中說:【具有堅定慈悲及智慧的修行者,可以在修行之道上運用性交,以性交做為強大意識專注的方法,然後顯現出本有的澄明心。目的是要實證及延長心的更深刻層面,然後用此力量加強對空性的了悟。】(達賴喇嘛著,丁乃竺譯,《達賴生死書》,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20日第一版第十二次印行,頁157。) 達賴喇嘛在《藏傳佛教世界》第93頁中也說:【在這四種自然發生的狀態中,給我們體驗根本淨光最好的機會是性高潮。……修行雙運的前提是行者必須有能力不漏點。根據《時輪本續》的解釋,性液的外漏對修行是有傷害的,本續中強調行者要能保持自己不外漏,即使是夢遺也不行。】 達賴喇嘛也在《揭開心智的奧秘》這本書中又說: 【而最強的感受是在性高潮的時候。這是大樂的修習(Practice bliss)之所以包括在最高瑜伽密續中的原因之一。一般人對於無上瑜伽密續(Anuttara yoga tantra)中,關於性以及其他的象喻存有諸多誤解。性的象喻真正的理由,完全是因為在四種明光出現的狀況當中,性高潮最為強烈。因此這種象喻才用在靜坐中,以延長明光出現的經驗,或使之更清晰鮮明——目的就在於此。在性高潮時,因為明光出現的經驗較持久,因此你較有機會加以利用。】 (杰瑞米.海華、法蘭西斯可.瓦瑞拉編著:靳文穎譯,《揭開心智的奧秘》,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6月30日初版,頁147-148。) 對佛教徒來說,性交可以用於精神修行,因為如果修行者擁有堅定的慈悲心和智慧,性交可以促使他們強烈地專注於意識。性交的目的是為了顯化和延長更深層的心智(前面關於死亡過程的描述),以便將其力量用於強化對空性的證悟。否則,單純的性交與精神修行毫無關係。當一個人在動機和智慧上達到很高的修行境界時,即使兩個性器官的交合,或者所謂的性交,也不會影響其清淨行為的維持… 「原則上,這兩種性行為的一般區別在於對再生體液流動的控制。」密宗修行者必須掌控精液的流動,經驗豐富的修行者甚至可以逆轉精液的流動方向,即使精液已經到達生殖器尖端。經驗不足的修行者則必須從較高的位置逆轉精液的流動方向。如果精液下降得太深,則更難控制。 ——《睡眠、夢境與死亡》,達賴喇嘛著(1997年,智慧出版社)
|
| Home » » 高僧學者名人批判雙身法之西藏密宗(偽藏傳佛教)證據大公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