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新竹鳳山寺福智法人事業不是利益眾生的佛法事業(廣論不是佛法喔~)

新竹鳳山寺福智法人事業不是利益眾生的佛法事業

  

      或許鳳山寺的《廣論》學人會說:“我已在《廣論》福智法人團體當義工,多行利益眾生事,對鳳山寺僧團的供養也 未間斷,大力護持佛教‘正法’,這就是發菩提心。”錯了!新竹鳳山寺《廣論》福智法人團體,是以西藏喇嘛教─名為藏傳佛教─中觀應成派的宗喀巴、達賴喇嘛 在台傳承者自居,弘揚《廣論》之常見外道與斷見外道的中觀應成派邪法。

       而藏傳佛教密宗的本質其實是喇嘛教,不是佛教!只是為了招攬信眾、吸取佛教資財、擴張勢力,將佛法名相包覆於外道密咒上,說之為“正法”,其本質是寄生於 佛教中而以外道法取代佛教正法者,是破壞佛教正法者,正是佛所說的“獅子身中蟲”;而學子普多不察,大力護持,大力供養。此舉實乃助紂為虐,將會使 世尊正法於娑婆世界加速滅亡,而參與此破法共業者後世的果報,非僅是“純苦、冤枉”等文字所能形容。如是,於自於他俱害,又怎能說為做利益眾生事呢?

  再者,《廣論》福智法人團體(註4.)的法師,把深妙佛法淺化、 外道化、世俗化、小說化,又再加上鬼神化乃至商業化、簡略化等等過失,因為他們所教導的內容都是以喇嘛教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軸,然而這樣修行下去, 會誤導眾生向下沉淪,去佛更遠;想要求證小乘解脫道之初果都不可能了,更何況能證得大乘菩提?從以下八點略述,就足以說明新竹鳳山寺福智法人事業絕對不是 利益眾生的佛法事業,而是引導眾生向下沉淪的惡業。

(註4、新竹鳳山寺已故日常法師創辦的“福智法人團體”,自稱是一個集合宗教、教育、有機慈心的基金會,以 推廣藏傳“佛教”——喇嘛教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軸。對外推展復興中國儒家教育的“福智文教基金會”,訴求維護自然環境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 會”,並開辦“福智教育園區”。從有機農法、德育教學到生命教育,從身體健康、心地善良到心靈提升……,全都是在外道法、世間法上用心。本文以下簡稱其為 “福智團體”或“廣論團體”。引用自“福智文教網”

  http://educational.blisswisdom.org/component/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


    一、將佛法淺化:

  首先來探討福智法人《廣論》研修團體所標榜的“走增上生道”,將使學人走上貪愛欲界人天的粗淺境界。鳳山寺的法師們開示說:【學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後,肯定了真正人生的生命價值,覺得應該走增上生道。】又說:【學習佛法,了解生命無限,生生要增上,須有好環境。】(以 上取自《福智教育園區理念》第1、4 頁)。也就是認為外在的大環境是個大染缸,對在家居士來說非常不利於修行增上,想要走增上生道就會遭遇很大的困難。於是在期待下一世能夠“增上生”的前提 下,創立了“福智教育園區”,讓四眾弟子住進園區內,以農耕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子女們就在園區內接受教育,如此就能從小到大隔絕外在“大染缸”的 影響。鳳山寺法師們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保護之下,就能夠“下一生要比這一生過得更好,這叫增上生”。



  鳳山寺的法師們,就這樣把生命的價值只定位在欲界內,當然出不了三界、解脫不 了生死痛苦,那麼他們的生命還有什麼價值可言?可知鳳山寺的法師們,根本不了解真正的生命價值是什麼?其實真正生命的價值就在 佛第二轉法輪時般若經說的“菩薩心、無住心、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金剛心……”,這些都是第八阿賴耶識心體的異名,也就是萬法的本源、生命的實相; 證悟本心之福德因緣具足者,依佛法的正知正見而藉此人身得以觸證生命的實相,這才是佛弟子人生真正的生命價值。並不是如鳳山寺法師們所說的:“下一生要比這一生過得更好,即是生命的價值。”這只是求世間善報的凡夫見解,並沒有與三乘菩提相應,頂多是人道、天道的善法罷了。

  如果按照《瑜伽師地論》卷17 說:

  謂諸有情有二種滿:一、增上 生滿,二、決定勝滿。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於此二滿及與障礙能斷、能證,是名略義。若“於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 處所”不作惡行,彼便能斷增上生滿所有障礙,亦能證得增上生滿;若於受用欲樂行邊,及於受用自苦行邊,決定遠離彼,便能斷決定勝滿所有障礙,亦能證得決定 勝滿。CBETA, T30, no. 1579, p. 370, b19-27

  目的是可以因為生往善趣而實證菩提;只可惜鳳山寺法師不教導四眾弟子於善趣人 中求證三乘菩提,辜負此生的善趣人身;而且修《廣論》乃是下墮惡趣的,永遠不可能出離三界生死痛苦的。他們公然違背佛說而以意識為常住法,假定能增上生到 無色界頂——非想非非想天,也還是離不了三界,天福享盡舍壽後還是會下墮三惡道中;何況又不告訴學員應當離欲,更無能力教導學員修習禪定,如何能有四禪八 定之境界可得?永遠無法獲得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增上生。如果勤修人天善法,最高只能到欲界天享受天福而已,福報用盡後,還是照樣要下墮惡趣。再說,像他們 這樣倡導在表面上的“清淨環境”之下,說只要造福業就算是走增上生道,而不教導四眾弟子求證三乘菩提;甚至連二乘菩提的解脫道都一竅不通,一直把佛教正法 妙義加以淺化、世俗化、商業化,這樣還能算是在學佛嗎?鳳山寺這樣經營商業,教人只求自己定義為增上生的寺院,這樣能說是佛教正法嗎?



  再說,一定要在無污染的環境下才能學佛嗎?錯了!如果一個學佛人,生活在一個特別建造的無污染環境中,就如同想像中陶淵明的“桃花源”,或是莫爾的“烏托邦”、柏拉圖的“理想國”等等,如此則如《法華經》卷2 說:【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這樣的羊車只能搭載一個人出離火宅,正是小乘種性,不敢發大願廣度眾生得出生死,園區內的四眾就是如此。園區內的在家、出家四眾,對於園區外大環境、大染缸中,還有許多待度的眾生,竟能視而不見,自利足,遠不如二乘人的薄悲心態,是諸經典中佛一再譴責的愚人。



  又在所謂的清淨環境保護之下,所造的一定是清淨業嗎?那也不一定!因為,鳳山 寺全眾都以藏傳佛教——喇嘛教之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修習藍本,正是顛倒的菩提道次第,而且是具足常見、斷見、邪見的外道法,一直在意識上執著與 用心,不肯斷除“意識常住”的邪見,如何能清淨一切學佛人的知見?若一直深入研習宗喀巴法教的人,最後無可避免的會以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廣論》中之所說而 修習“無上瑜伽”,即是男女合修的雙身修法(詳見宗喀巴著《密宗道次第廣論》中之瓶灌頂、密灌頂、慧智灌頂、第四灌頂)也就是藏傳佛教自豪的即身“成佛之 法”,如此精進修學藏傳佛教之“佛法”的結果,所造之業都是邪淫之地獄業,如何能夠清淨?



  所以,學佛不是一定要在好的生活環境保護之下才能學佛,真修菩薩道者,是不論 環境好壞都可以修,有時候反而在惡劣環境之下學佛,於污濁環境中,菩薩才有更多機會可以積集福德智慧等資糧,才有更多因緣促使無明種、業種現行修行而改變 為清淨、智慧的法種,菩薩於道業上才能突飛猛進。但是標榜“福智團體”之鳳山寺《廣論》研修團體,卻反其道而行,不斷深入宗喀巴的《廣論》邪見中。如此張 著“藏傳佛教”旗幟來攀緣佛教的名稱,不懂禪定之事與理,更不知解脫道、不解佛菩提道,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只會在粗淺的欲界法上用心;甚至不接受真 善知識所說之正理,一再堅固地增長我見、我執乃至我所執,怎能算是學佛呢!

  二、將佛法外道化:

  鳳山寺的法師們說:

  以前是糊裡糊塗的來,現在不能糊裡糊塗的 去。學了佛法後,真正了解,真正的生命相續主體是心靈,這心靈是憑借著肉體、物質以提升。內在的肉體是這一生,外在的就是我們吃、住的環境,這理念非常重 要,這也是為什麼學了廣論後,要介紹這麼多的參考書,從“了凡四訓”、“前世今生”、“死亡、奇跡、預言”、“死亡九分鐘”、“我見過的靈界”等,這都是 佛法的內涵,也是廣論最佳的譬喻。當我們認識了這特徵以後,自然而然就曉得生命是無限。(取自《福智教育園區理念》第14 頁)

  新竹鳳山寺法師們接受宗喀巴的六識論,落入世間意識境界中而與常見外道合流, 因此違背佛意,把覺知心“心靈”當作生命相續的主體,把一神教的心靈不滅妄想當作佛法來弘揚,是不折不扣的將佛法外道化,才會將世間凡夫所寫的世間法書籍 列入並修的課程中。一神教所謂心靈不滅,是說凡是信奉一神教的人,死後心靈和肉體都會生到從天而降的聖城新耶路撒冷,在那裡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 痛,所以說心靈不會滅的永生(參閱一神教《新約聖經》)。

      一神教所謂的心靈就是意識;因為不論會或不會悲哀、哭號、疼痛等都是感覺,都是意識境界。由此可見,鳳山寺法師們跟隨宗喀巴主張六識論邪見,主張意識常住 不壞,這樣等於證明他們沒有一個人有斷我見或證悟;既不能斷除我見,當然更不可能知道真正生命相續的主體是什麼!鳳山寺的法師教導四眾弟子,說死後下一生 一定會回到“福智教育園區”繼續提升心靈,而且要生生世世提升心靈,說這樣就是走增上生道;以此邪論的認定,倡言意識心靈是不滅的,這是非常錯誤的知見, 同於外道,是正在將佛教外道化。

  由此可知,廣論團體所謂提升的心靈,就是能覺能知的意識妄心;因為能提升的心 一定不是本來就清淨的心,就不是真心。本來清淨的真心是不需要提升的,只有妄心才需要提升。鳳山寺的法師們,把意識妄心當作不生不滅的真心來弘揚,當然永 遠不可能斷我見、證初果,更不可能證悟實相心第八識,永遠無法實證大乘佛法。因此,他們承襲“藏傳佛教”宗喀巴所宗的藏密中觀應成派邪見,隨著宗喀巴把意 識妄心當作真心,以為意識不滅而墮入常見外道法中;又不知第七末那識就是十八界中的意根,更否定第八真心阿賴耶識,所以墮入斷滅見中。

  鳳山寺的法師們所說的心靈既是意識境界,意識心則要靠肉體及環境來提升,這與 世間法中的凡夫見解符合,根本不是佛教經典出世間法的正確說法。學佛人真正要提升的是意識心相應的智慧,想要提升之前,當然先要了解意識的生起次第及其體 性;意識本是依他起性,必須依阿賴耶識及末那識(意根),依不壞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還要依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及法塵才能現起;若不是獨頭 意識(即非夢中見分),乃至在二禪以上之等至位外的境界中,還得要再藉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與意識同時現起,意識才能現起及運作來了別外境。所以說,意識是依他而起的生滅法,不能像鳳山寺的法師一樣,把心靈─意識─當作生命相續的主體,因為生命相續的主體識一定是常住不斷而非生滅心。

  又意識是有覆有記性,祂對善、惡或無記法的辨別分析能力很強,但是祂從來不能 真的自己作主,不論祂思惟決定了些什麼,都還是得要由意根——末那識作最後的決定才算數;雖然一般狀況下意根都會隨順意識的決定而決定,但真正作主的卻是 末那識。所以,應該是透過意識修學正法而使智慧提升,讓意識向善、向淨,來改變末那識,讓作主的末那識決定造善業、修淨業,才是正確的說法。但是這卻是要 打破我見無明為前提,若不斷我見,不論他們怎麼造善業,也會繼續輪回,與解脫不相應。然而鳳山寺法師們以六識論而說要提升心靈意識境界,是要靠肉體和環 境,不是教導學人在現觀意識的緣起性、依他起性上面來斷我見,因此他們所說都是誤導眾生的說法。肉體只不過是五根中之扶塵根還有大腦的勝義根,光是肉體仍 不能產生作用,必須再加上第七識意根,與第八識的流注種子,才能生存及運作。換句話說,要以阿賴耶識為因,以意根為依,以扶塵根及勝義根合稱的眼、耳、 鼻、舌、身五色根為緣,才能觸外塵境而生起內相分五塵及法塵,然後意識才能生起分析辨別的作用。



  所以,要修學佛法造作淨、善之業,完全是在提升意識本身對外法及內法的緣起性 空與實相心含藏之真義的分析辨別能力,與外在環境的好壞無關;境界就是境界,本無好壞的分別,只要於善、惡、染、淨諸法能善加分別,能如理作意斷除薩迦耶 見,才能真正的提升“心靈”——意識,不是宗喀巴六識論帶有薩迦耶見的提升心靈。

  又如《深密解脫經》卷1 說:

  【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肉體若沒有生命相續的主體阿賴耶識持身,則肉體就只是個屍體。這阿賴耶識才是佛法中的要義,祂才是生命的真相;這一點,學佛的人一定要了解,否則就如同五祖弘忍大師所告誡之:“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所以,真正生命相續的主體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或稱如來藏,也就是《阿含經》中說的“涅槃之本際”;除了阿含經外,般若經、大乘方廣諸經也都如是說。

  誠如導師 平實菩薩所說:

  佛子證悟無覺無觀阿賴耶識,已知無餘涅槃 本際唯是此心,亦知三僧祇後成佛唯是此心;而此真如阿賴耶識離諸覺觀,應物現行如鏡照燭而離覺知,無量劫來離諸分別及與言語,恆處六塵對現六塵內相分境, 於六塵境不起善染厭憎覺觀,自不作主亦不起於見聞覺知,唯對意根意識所思言聽計從,如是安住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即般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恆處三界六道輪 轉不受苦樂,能生世世五蘊受用喜怒哀樂。(摘錄自〈正覺同修會故郭公超星老師佛事紀念冊〉)

  誠如文中所說,真正生命相續的主體就是阿賴耶識如來藏。阿賴耶識遍一切時、一 切處運行不斷,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無始劫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阿賴耶識離見聞覺知,所以不論任何時處,都不會悲哀、哭號、 疼痛;有情眾生“增上生”到了天界時祂不覺快樂,造諸惡業下墮地獄時祂也不覺痛苦。《維摩詰所說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這就是真心阿賴耶識如來藏的體性。前七識的心行就是眾生心行,前七識的運作第八識都非常清楚;六根所入之六塵諸法,祂卻完全不理會, 從來都無絲毫貪厭,故說祂本已離貪染,本來清淨性,所以阿賴耶識不需要修行、不需要被提升;祂本自圓滿具足,本自清淨,法爾如是故,祂才是生命相續的真正 主體。至於“心靈不滅”之說,那是一神教之邪謬說法,與常見外道相同,不是佛法也!鳳山寺廣論團體的學員們,如果自認為是佛教徒有心要學佛法,就不該信受 外道所說的心靈不滅說。

  (待續)


(以上文章摘自 電子報75期 正雄居士寫)

延伸閱讀:

修學「廣論」的淒慘代價-被藏傳佛教喇嘛搞大肚子還遭到鄙視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160994

修學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後遺症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721862

你所不知道的「廣論」(福智教育基金會)其實就是惡名昭彰的喇嘛教!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777571

(急徵網路英雄好漢)你不能不知道的二件事
(喇嘛為何性侵女性?保護台灣婦女為何被政府打壓?)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743984

保護台灣女性,必須瞭知喇嘛教的根本教義--
修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暗中為學密的性行為作準備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737384

佛陀早已告誡出家人:不得作男女交合雙身像!(男女雙修三部曲)ver.2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629622